伏塵目中靈光閃動,冰冷黑暗中的一切此時都是纖毫畢見。

碩大的頭骨靜靜地橫在枯寂的河底,空洞的眼眶足有著磨盤大小,尖銳而猙獰的龍齒如劍戟般肆意縱橫交錯,瀰漫著一股冰冷森然的寒意。

“根據前世披露出來的傳聞,這頭惡蛟受到重創之後再也無力走蛟化龍,只得半途而廢,想要尋覓一處良地治療傷勢,回覆生命元氣。”

“不過那一夜蛟龍哀鳴之聲響徹千里,早已經驚動了周邊許多修士,橋下懸劍和蛟龍受創一事也很快就傳播開來,盡人皆知。”

雖說蛟龍非是純正龍族,卻也是龍之屬,更別說還是這等即將化龍的巨蛟,真正可以說全身都是寶。

蛟龍血可煉丹入墨,蛟龍肉食之也可以強健軀體,增強天賦稟性,蛟龍骨也可以用來制器煉寶。

還有蛟龍丹,吞食之人若是機緣上佳,甚至可以衍生出天賦神通來。

“龍族雖說現在勢微,不再有遠古之時任天地主角的霸氣傲然,但在洪荒中卻也算得上一方底蘊深厚的頂尖勢力,何況其又有著鎮壓四海的龐大功德護身,旁人難以輕辱。”

“即便是修為通天徹地的大能,若是沒有著由頭也不會擅自捕殺一位純血龍族。”

“當然,那些性情暴戾,為害四方的孽龍並不在其內,眾人都能堂而皇之對其出手。對於這些屠龍者,龍族表面上也不會有著為難問責之意。”

不過犯錯的龍族不好尋,犯錯的蛟龍卻是著實不少。

究其原因,便是蛟龍性格大多暴躁易怒,特別是在走蛟化龍之時,更是風雨隨身,動輒便能將周邊地域化為千里澤國,所犯罪孽深重,除之不但能獲得其全身家當,更能收穫一大筆人道功德,何樂而不為?

“也是為此,除了那些平日行善,走蛟時有著功德自行護佑身心的蛟蛇外,大多數的走蛟化龍的蛟蛇都落不到一個好下場。”

“龍族對此十分苦惱,雖說它們認為蛟龍的血脈不純,並不視蛟龍為自己的一份子,但走蛟之後化成龍身卻可以收入龍族麾下,增強自身實力底蘊。”

“不過有著斬蛟劍鎮壓警示走蛟之時的蛟蛇,卻也使得不少蛟蛇竭力收斂心性,唯恐觸犯大周威嚴,最終走蛟成功,化為龍身,投入龍族勢力麾下。”

“亦是因此,龍族也是十分感激那位賜下法劍的道人,雖說損失了一位即將化龍的強大龍屬,卻冥冥中挽救了更多蛟蛇的性命,對於龍族氣運,有著不小的裨益作用。”

“橋下懸劍的風俗之所以能如此快速風靡大周各地,其中怕也少不得龍族在後面推波助瀾。”

“不過天朝在裡面應當也發揮了不小作用,畢竟江海湖澤大多被視為龍族的自留地,此舉無異於將威風樹在了龍族面前。”

“只不過人道勢大,且人族與龍族關係一向不錯,加上此舉又的確有益於龍族,所以這才同意,甚至最終主動起來。”

“譬如將龍首雕刻在橋樑之上,用來喝阻蛟龍,使得其不敢為惡,這等風俗背後,或就有著龍族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