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間酒樓之上,有天光透窗,清風撲懷,展目看去,一派明淨安然。

清瘦老者反覆翻閱手中文章,久久嘆息著,心中震驚莫名。

他輕輕將手中文稿放在桌上,望向伏塵,試探性問道:“這文的確很好,不知你是想怎麼刊印?”

伏塵放下手中筷子,微微一笑,說道:“先生有什麼看法嗎?若是有,還請告知一二,我對這方面所知卻也不多。”

伏塵前世也曾發表過書籍文章,對其中的彎彎道道自然不會不知,一頭霧水。

現在他不過是在以進為退,看家對這本書究竟要如何投入罷了。

畢竟一本書的最終成功除了本身的質量要過關之外,宣發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雖都說酒香不怕巷子深,真正的精品在大浪淘沙之下總能出頭,但摸著良心說句現實而無奈的話,真是要等到漫長的時間挑選之後作品才顯現出不凡來,這樣的作品對作者而言又有多大作用與意義呢?

就像是那些在地球時代生前不受賞識,窮困潦倒,死後卻隨著漫長時光流逝而成名的藝術家,對此又能有著什麼樣的感受呢?

地球如此,洪荒界其實亦是如此。

須知除了少部分例外,大部分凡人所創造出來的經典都是需要歷經數年乃至數十年才能成就的,而這些時光過去,作品出來又再等待書記文章口碑慢慢發酵傳播,這其中耗費的時間又要多久?

因此在家初期,體制還未完全建立之時,有不少寫出經典之作的作者,最終卻因為時間不足,壽命有限的緣故而默默無聞病死老死,死後才最終成名。

但這又有什麼用呢?逝者已去,再多的念力最終也只能匯聚在書本之中,自成虛幻小世界,不為人知的推演衍化著中種種瑰麗幻奇景象。

後來一位默默無名的家子弟提出了這個問題,甚至解決了這個問題,家這才開始逐漸建立自己的喉舌渠道,乃至到今日已經是遍及洪荒,恩澤了無數家子弟。

也因為這,那位家子弟雖資質駑鈍,一生未曾寫出什麼受人歡迎好作品,但還是為無數家子弟所敬仰感激,並由浮生聖人親自為其提拔境界,硬生生破入長生境,得以逍遙千年。

臥龍先生笑著解釋道:“我家一般有兩類售賣渠道,一是直接刊印成書,宣傳發售,二則是在報紙之上連載,按日期更新,或日更,或周更,或月更,甚至還有的是年更。”

“這兩類各有優劣,就看如何抉擇。”

“我有意讓這本《聊齋志異》在報紙上連載,不知你怎麼看?”

沈約原在一旁正襟危坐著,心中有著拘束,甚至連動筷都有些少。

但這時聽了這話,沈約眼前一亮,連忙就側身向伏塵解釋著這兩者的差異,“公子,這刊印成書就是家和作者分成,一旦刊印,賣了出去就能立即得到報酬,而且還不少,”

“而若是在報紙上連載的話所獲得的金銀就很少,只會給予一些稿費,並不多。但因為報紙本就有著大量的受眾,因此相比直接刊印成書,在報紙上連載能讓更多的人看到書籍內容,達到最大的宣傳效果,以此匯聚更多的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