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邊,該來的,也終於來了。

“陛下,臣發現,祁國正悄悄往狐國派兵。”有一名負責偵查的大臣彙報道:“他們偽裝成商人、鏢客、江湖人士等各路人馬……喬裝打扮,分成好幾批,悄悄往狐國而去。”

那名大臣憂心忡忡道:“本來我們是沒有注意到的,但是其中有一批人,遭遇了劫匪,臣的屬下發現那一批商人的武功不同尋常,竟然全殲了劫匪,不像是普通商人該有的水平,這才悄悄跟了上去,發現他們的目的地,竟然是狐國,而他們去了狐國後,就徹底失了蹤跡。”

“因為祁國和狐國本就對我國敏感,臣又起了疑心,就派更多的人監視祁國前往狐國的必經之路,這才發現上面的不對勁。”

“是臣辦事不力,到現在才發現,也不知道現在祁國到底悄悄往狐國運送了多少兵。”

那名大臣埋著頭,慚愧道。

他當然知道,在現在的戰時狀態,這個資訊有多麼重要。

可惜他發現的不及時,如果他再晚一點,有可能給南國帶來無法挽回的災難。

可陛下的表情卻很平靜,似乎早有預料:“嗯,我知道了,你退下吧。”

“陛下……你不罰我?”那名大臣愣了一下,狐疑的問道。

那名大臣是原鷹國的大臣,但他一直對鷹國皇帝的統治,頗有自己的看法,也因為他一直上奏交鷹國皇帝做事,很是受鷹國皇帝不滿,一直被冷落。

直到顧牧登基成立北疆,他曾經瞭解過顧牧的一些治國理念和南國百姓的生活水平。

無論是誰當皇帝,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的就是好皇帝。

因為這個理念,那名大臣很快就選擇效忠顧牧。

雖然看起來很牆頭草,但顧牧偏偏從他身上還有他的一些行為上,發現了他的一身正氣,便也順手用了起來。

此時此刻,那名大臣對顧牧也只是耳聽旁說,按照他的理解,他犯了這麼大的錯誤,理應受罰的,可是陛下卻絲毫沒有要罰他的意思。

反而輕飄飄的讓他退下。

難道是陛下對這個訊息不在乎?

覺得這並不是什麼很重要的事?

那名大臣並沒有聞言,直接退下,而是再次進言道:“陛下!臣,甘願受罰!臣沒有及時得到這個資訊,導致讓祁國悄悄往狐國運送了大量的兵,他們此番運兵,肯定是為了攻打南國!咱們不能掉以輕心啊!”

顧牧看了一眼那名臣子。

這種一根筋的臣子,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就是他以大義為先,不用擔心他中飽私囊,只圖政績不圖實效。

壞處就是轉不過彎來,有時候過於聒噪認死理,哪怕是君王,碰到意見相左的時候,也有可能不給君王的面子。

那名臣子直視著顧牧的眼神。

其實到現在,很少有人敢這樣做。

自從顧牧登基的時間越長,他身上的王霸之氣就越顯。

有時候一個凌厲的眼神,就能讓人心驚。

但是這名臣子,似乎不怕砍頭:“陛下……此等事情不能兒戲!”

“朕,沒有兒戲。”

“那陛下,為何不為此事煩惱……要知道……”

“有些事情,不只要用眼睛看,也要用腦子想的,你說的祁國和狐國聯合之事,沈大將軍早在北疆劃屬為南國的時候就想到了。”顧牧依然很平靜:”從那時起,朕就已經開始佈局,朕不僅不怕這一戰,朕還要主動出擊!“

該來的,終於來了。

或者說,他等這一天,等很久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