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男人牽著大寶的手,看著他乾淨整潔的衣裳。

還有他初入學堂興奮的眼神。

妻子對上了男人的目光,也瞬間瞭然。

早在顧牧登基前,他家大寶,穿的衣服永遠大一碼,永遠破破爛爛,能撿別人穿剩的,就撿別人穿剩的,幾乎沒幾件新衣裳。

可現在,大寶的衣裳乾淨整潔。

不只有新衣服穿,甚至因為生活水平的提高,他們還能咬咬牙,將大寶送去上私塾。

要知道,換以前,像他們農戶家,能吃飽就行了,大寶這個年紀,就要幫著家裡幹農活,才能讓一家人勉強不餓死,去上私塾,謀取更好的未來,他們想都不敢想。

可這一切,卻真實的發生在他們眼前。

“去吧,我來照顧兩個孩子。”妻子含著淚,微笑著說道。

京城。

一個十八九歲的青年,對著他經商的父親道:“爹爹,我考功名也考取不上,家中已有萬貫家財,只要孩兒不經商,安心當一個紈絝,家中的產業,就足夠孩兒吃好幾倍。”

他父親愣了愣,他一直知道他家孩兒是個不成器的,永遠沉不下心來讀書,只知道爬牆爬樹。

所以他一直給他家孩兒灌輸一個理念,安心當一個紈絝就好,別惹惹不起的人,更別想著闖出一番事業,腦子一熱去經商。

他家孩兒突然提起這個事,讓他總覺得事情不簡單。

“可孩兒並不想當一個紈絝。”青年輕聲說道。

他父親眉頭一皺,剛要呵斥,就聽到青年道:“孩兒想去參軍。”

青年的眼中滿是豪情壯志和嚮往:“孩兒知道,孩兒不是讀書這塊料,經商這種動腦子的事也不適合我,可男子漢大丈夫就該頂天立地,一輩子生活在父親的保護下,算什麼男子漢?”

“孩兒想去參軍,做出一番事業,給父親看!”青年握緊拳頭,鄭重道。

他父親看著青年眼中執著而認真的色彩。

又想起家中的夫人腹中已孕有一子。

就算青年死了,也不會絕後。

他不應該輕易否定一個人的人生。

更因為,他父親想起太后政變的那一站,他從窗外遙遙看到塔尖上,那一個偉岸的被鮮血染紅的身影,他肆意乖張,可卻面對數倍於他的敵人,絲毫不懼。

這也同樣是他所向往的,大丈夫的風采。

“平安歸來,家永遠是你的後盾。”他淡淡道。

他看著青年魁梧的背影,多年來,重農抑商,再加上官本位思想眼中,雖然他家財萬貫,可一直都缺少尊嚴。

陛下卻從來不鄙視商人,甚至為了方便貿易,正在修建貿易通道。

如果青年正能成為陛下的左膀右臂,那又何償不是一樁幸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