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饑荒年代,有一口吃的多不容易,她和她的媽媽,已經十幾天沒好好吃過東西了,就靠著扒樹皮,吃草,抓昆蟲,或者……喝河水,捱過了這個春天。

她以為她們再也熬不下去了。

她抱著她的媽媽,互相依偎著,靜靜地,等待死神的到來……

這黑暗無光的世界,她們卻依戀著僅有的一絲絲美好,不願意離開。

可這世界還是要趕他們走……

當小女孩快要閉上眼睛的時候,鄰居阿伯踹開了他們家的大門,用平生最大的嗓門吼道:“丫頭,驛站有人發飯了!”

小女孩排了很久的隊。

她看到每個人都能領到。

如果每個人都有的話,她是不是也能給她媽媽另一份??

她已經想好了,如果不能的話,她就小小的吃一口,其他的都讓給媽媽,讓媽媽也嘗一嘗白米飯的味道。

沒想到,對方沒有接過她的碗。

正在小女孩忐忑不安的時候,就看到打飯的視窗遞過來一隻大大的飯盒。

裡頭傳來善意的聲音:“攝政王說了,但凡家裡有老弱病殘,不方便行動的,直接拿大飯盒打飯,飯管夠!”

飯盒和小女孩嬌小的身軀比起來,簡直是龐然大物。

遮擋了小女孩半個身軀。

她屈起手臂,緊緊環抱著飯盒,溫溫熱,重重的。

就好像這個世界,給她的歡迎禮物。

“媽媽,你說錯了,這世界才沒有想趕我們走。”小女孩抱著飯盒,流出喜悅的淚水,快步往家裡跑去。

顧牧除了分發米飯,也派人教導百姓,用雜交水稻的種子播種。

相信來年,一定是個好收成。

他倚靠著閣樓的窗邊,看著這片漸漸煥發生機的大地。

竟然也有一絲絲感動。

他生長在一個經濟發達的年代,儘管課堂上老師會讓他們背誦一些諸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

可沒經歷過,到底不解其意。

卻原來,一粒粒米,飽含著老百姓對來年收成的希望,也是他們賴以為生的,生存的必需品。

他原來的時代,也曾是這樣過來的。

正是有了一個個照亮黑暗的先驅者,才有了這樣的太平盛世。

他,也想當這個時代的先驅者,替百姓照亮前行的光。

從閣樓移開目光,也許因為時間久了,又或者因為他是死士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