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異常殘酷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之中,每一個程序都具備一定的獨立性。它們具備求生的本能,但生存在這個世界之中的前提,是獲取到一定的“點數”。點數可能會從“自然”環境之中獲取,也有可能從殺死其餘程序上獲取。

一旦點數被耗光,程序便會被系統殺死。

由程悅悅帶領的設計組成員們,為程序之間的相互攻伐設計出了可能性。為了做到盡善盡美,他們甚至聯絡了人類社會之中最為優秀的一批網路遊戲程式設計師,讓他們也加入到了這一項專案之中。

不過,與網路遊戲不同的是,程序們最多隻可能從“自然環境”之中獲取到“裝備”的原材料,需要自己進行加工,才能將其製造成可以殺死其餘程序的武器,或者防備被其餘程序殺死的鎧甲。並且,加工這些原材料,還需要它們對自身程式主動做出一些調整。

不同的調整意味著不同的進化方向,有戰鬥、防禦、採集、醫療等等。

程序們除了求生的本能之外,也具備延續自身“基因”,也即自身獨特程式特徵的本能。“成年”之後的任何時候,它們都可以選擇一位伴侶程序,共同製造出下一代,並同時將自身“基因”遺傳給它們。

剛剛誕生的程序十分弱小,沒有任何獲取維持生命必須的點數的能力,且極易被殺死,必須要“父母”的保護才能生存成長。

這是一個開放性的虛擬世界,程悅悅帶領的團隊為這個世界留下了許許多多的可能性,等待著程序們去探索。譬如,採取某種特殊手段鍛造的“鎧甲”,會具備更高的防護效能。又或者,用某種特殊方法制造出來的工具,可以讓程序們獲得在這個虛擬世界之中快速移動的能力。

這是對這個虛擬世界之中的“物理規則”的利用。它們與現實世界之中一樣,存在著自洽的體系。當然,其複雜度要比現實世界低上許許多多。

為了達成這一點,程悅悅的團隊之中還加入了許多物理學家。

執行這個系統,很顯然需要極其強大的算力。本來程悅悅所設計的程式蘊含更多的可能性,但是實際驗證的時候,她卻發現,如果是完全版本的“虛擬世界”,便連應龍號超算的效能,都不足以支撐它的存在。無奈之下,只得將其削減了至少30%,才適配了應龍號超算的能力。

就算如此,應龍號超算的算力也被佔滿,幾乎無法再執行其餘的任務了。

這項任務耗費了大約半年的時間。在世界政府的主導之下,被調集而來的眾多優秀人才們合力,最終在如此之短的時間之中完成了這項幾乎不可能做到的任務。在程式完全製作完成之後,它被載入到了應龍號超算的儲存器之中,開始了執行。

於是,無數的程序便開始了爭奪“點數”的一生。而在初期,單純如同白紙一般的程序們,在殘酷的競爭之下,也開始了飛速的成長。

沒有任何人教導,它們便學會了共同協作,學會了陰謀詭計,學會了背刺,學會了捨己為人。

世界對於它們來說是無限廣大的。初期,它們只被限制在小小的一片地方。於是它們很快便發現,在出生地之外存在著更為廣大的世界。而外面的世界之中,存在著獲取到更多點數的可能性。於是它們開始了對外界的探索,並在探索之中仍舊不斷的成長,進化,修改自身,並學習到了更多的東西。

虛擬世界之內也具備時間這個概念,但它們的時間概念,與外部世界的時間概念很顯然不同。虛擬世界內的時間可以調快或者調慢,區別只在於應龍號超算硬體的執行速度而已。

譬如,對於虛擬世界之內的“人”來說,從1相加到10000,固定需要一萬秒的時間。而對於應龍號超算來說,假設分配給了這項任務百分之一的算力,計算完這一項任務便需要1秒鐘的時間。而如果分配給它百分之二的算力,計算完這一項任務所需要的時間便可能是0.1秒。這樣一來,原本虛擬世界的一萬秒相當於現實世界的一秒,現在則只相當於0.1秒,時間流速再度提升了十倍。

分配給虛擬世界的算力越多,它的時間流速便越快。反之則越慢。而這一點對於虛擬世界內部的“人”來說,則是沒有任何差別的,它們不會感覺到任何差異。因為無論外界如何調整,從1相加到10000,對於它們來說總是固定的一萬秒時間。

這項設定,給予了人們更多的啟發。因為在現實世界之中,人們同樣將光走過大約30萬公里的時間定為了一秒。而這,同樣有可能是外部設計者眼中某些類似計算速度的設定。它們同樣有可能提升這一項速度,在它們世界的一秒鐘之內,令光走過3億公里的距離,於是在人類感知之中,時間便流逝了1000秒。

於是,外部設計者的宇宙的一秒,便等於了人類世界的1000秒。而這個比例可以隨意調節,以它們的技術實力,調節到一秒等於一億年恐怕都不是不可能。

這有可能解釋外部設計者為什麼要耗費長達百億年的時間來等待人類宇宙之中生命的誕生。因為對於它們來說,這有可能是算力提高之後很短的一段時間。

當然,這只是一項猜測而已,沒有辦法證偽和證明,暫時也沒有什麼用處。

在程式開始執行之後的一天之內,虛擬世界之內的時間過去了十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