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聯軍已經抵達東岸,密密麻麻都是人影。

西岸的俄軍放眼望去盡是一頂頂軍帽,還有雄健的戰馬。

阿列謝克掃視一眼,估計至少十萬人。

這對大乾來說,只能算是中等規模的用兵,可對於歐洲各國而言,已經是個令人恐懼的數字了。

此時歐洲國家,還沒有進化為民族國家,各國的動員能力有限,再加上國家小,能湊出兩萬軍隊的就已經算是小強,能出十萬大軍便是區域霸主。

現在高歡一路就有十萬,確實讓俄軍感到震撼。

這時在伏爾加河東岸,步軍散開,高歡在眾多部將的簇擁下,出現在大軍之前,用望遠鏡觀察對岸,他先看見佈防的俄軍,又看見遠處山頭上,還插著蒙古人的旗幟,遂即微笑道:“看來朕來的正是時候!”

袁宗第看了對岸一眼,問道:“陛下,臣建議趁其工事還不完備,立刻強渡伏爾加河,咱們一口氣打到莫斯科!”

“好!”高歡贊其氣魄,然後注視著戰場,扭頭問道:“你們以為呢?”

“陛下,這伏爾加河寬闊,要強渡也需要準備!”參軍張煌言道:“臣以為再準備的同時,可以再次進行招撫,看沙俄能否接受我們的條件!”

高歡並沒打算佔領沙俄全境,現在乾朝的版圖已經太大,現有的行政體系和交通工具,進行統治已經很吃力,所以只要沙俄臣服,接收他的冊封,成為朝貢體系的一員,併成為聯盟在東歐的馬仔。

中央集權和郡縣制,能夠極大的調動國家資源,發揮強大的實力。

不過中央集權和郡縣制,對於偏遠地區,統治卻非常吃力。

這是因為郡縣制,中央集權是將地方的權利收到中央,官員也是由中央委派,地方事物也由中央一把抓,而這就導致地方勢力與中央之間存在衝突。

如果這些地方勢力還是異族,那麼邊疆就不可能安寧。

周朝的分封制度一定程度上,能夠化解周邊與中央的矛盾。

分封制度下,給予邊遠地區的土著和貴族權利,他們對於中央王朝的反抗就不會那麼強烈。

不過,當這些國家開始學習中原文化和制度,把自己從落後的政體,變成一箇中原國家後,其國家實力增長,與中央發生衝突,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高歡聽了張煌言的話,覺得可以一試,這次他迅速突破俄軍防線,近萬俄軍成了俘虜,已經向沙俄展現出了實力。

如果阿列謝克識相,那麼現在做出妥協,對沙俄來說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高歡微微頷首:“強渡需要準備渡船和木筏,工兵還需要尋找架設浮橋的材料。既然如此,派人招撫也無妨!”

派個人過去,反正不影響聯軍的渡河準備,屬於有棗沒棗打一杆子。

如果沙俄願意臣服,那固然是好事。

乾朝將在東歐獲得一個強力小弟,為進一步擊敗協約國集團,提供不少的助力。

如果沙俄不同意,拒絕了高歡的好意,那高歡也沒損失。

“那陛下準備派誰去?”張煌言問道。

高歡扭頭看向一旁的雷科夫,“就讓雷科夫去吧!”

……

一艘船隻從東岸劃到西岸,一隊沙俄士兵立刻持槍圍上來,雷科夫從船上跳下,“別開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