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此時的世界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排槍對射。

參與排槍大戰的是,兩萬中華聯盟線列步兵,以及近八萬瑞典和沙俄聯軍。

此時雙方大概相隔五十餘步,形成兩條長達數里的平行線。

這麼近的距離齊射,想要臨陣脫逃都來不及,只能直面對方射來的彈雨。

一瞬間,戰場忽然安靜,雙方計程車卒都只看見,對面一排黑色的槍口,正對準了自己,聽見身邊同袍掰開擊錘的“咔吧”聲。

“射擊!!”這時伴隨雙方指揮官的嘶吼,線列中傳來軍官吹響的尖銳口哨聲。

聯盟計程車卒立時用力扣動扳機,擊錘噠的一聲,撞擊在火鐮上,擦出一片火星。

“砰”一聲巨響,搶杆向後一震,火槍便向前噴射出一道長長的槍焰,騰起團團白煙。

戰場上成千上萬的火槍,同時擊發,“砰砰砰”的槍聲響成一片,宛如雷鳴。

一道道煙帶,以各段線列的軍官為中心向兩翼延展,瞬間又與其它線列相連,形成一道長達數里的白色煙牆,場面極為壯觀。

在暴起的槍聲和白色的煙牆內,兩軍的前排士卒的身上,則綻放出朵朵殷紅。

無數子彈呼嘯著射入雙方的陣列,聯盟的子彈旋轉著,彈道比直的射向對面的東歐聯軍,而瑞典和沙俄的火槍兵,射出的子彈則像是潑出去的一般。

東歐聯軍為了一次射出更多的子彈,兩排一起齊射,人員極為密集,而聯盟的應星步軍,拉了膛線,採用紙殼彈,命中率極高。

兩方各有優勢,子彈射入東歐聯軍的佇列,鑽入他們的身體,帶起蓬蓬血霧。

東歐聯軍的前排士兵,便沿著線列成排成排的倒下,聯盟這邊面對潑過來的彈雨,士卒也接連倒地。

頃刻之間,雙方士卒的屍體,在曠野上形成兩道粗線,展示出了戰爭的殘酷。

僅僅一排火槍射擊,就有數千人倒地,傷亡之大,戰鬥之慘烈,令人抓狂。

“交替射擊!”滿臉硝煙的高傑,急聲怒吼,“快快快!動作要快!”

打完一槍的前排士兵,顧不上去看身邊中彈的同袍,便舉起火槍後撤,第二派計程車卒立刻上前,將火槍放平,然後扣動了扳機。

“砰砰砰”又是一陣槍響,對面剛交替上前的東歐聯軍才舉起火槍,身邊便傳來一聲悶哼,旁邊的同袍被一槍爆頭,身體向後仰倒,腦袋上出現一觸目驚心的血窟窿。

兩軍進行激烈的對射,可令沙皇阿列謝克沒有想到的是,人數佔據絕對優勢的東歐聯軍,在對射中居然沒有擊敗兩萬華軍線列步兵。

這讓阿列謝克和卡爾十一世,都感到震驚,有些面面相覷。

他們人數眾多,數倍與華軍,一輪齊射的火力,應該遠超華軍,怎麼可能打不贏?

此時在聯盟指揮所內,高歡看著兩軍排隊槍斃,每一次齊射,都有成排成排計程車卒中彈倒地。

現在聯盟的人數處於劣勢,完全是靠著先進的槍械,以及嚴格的訓練,來頂著東歐聯軍射擊。

這就像是普奧戰爭中,具有決定性意義的薩瓦多戰役,使用後膛槍的普魯士,擊敗使用前膛槍的奧地利一樣。

現在聯盟的槍械,雖不是後堂槍,但是卻是前膛槍的巔峰之做米涅步槍,而東歐聯軍裝備的大多是前裝滑膛槍,甚至還有一部分是火繩槍。

正是因為換了武器,準頭大大提高,聯盟的線列步軍,才沒有低進三十步射擊。

現在兩軍之間的裝備差距,不下於普奧戰爭時期的奧地利和普魯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