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縣衙大牢內,火把嗶嗶剝剝的燃燒,阿里木睜開被血糊住的眼睛,看見縣令站在面前,憤怒的注視著自己。

“阿里木,我對你不薄,你怎麼敢給叛匪通風報信,不怕朝廷槍斃你麼?”縣令恨鐵不成鋼,“我本來準備上報,推薦你擔任縣代表,唉,可你……”

阿里木被抓後,立刻就後悔了,不禁痛哭流涕,“縣尊我錯了!”

縣令恨聲道:“現在認錯有什麼用,你上了鎮反名單,要被槍斃,還連累你的家人,都要被朝廷送去北嶺修鐵路。”

阿里木情知必死無疑,可是一想到家人要被送去北嶺修鐵路,他心中就懊悔不已。

他在擔任輪臺縣的小吏期間,便親自給北嶺送了不少人,知道那些人大多都永遠的埋在北嶺的凍土中。

他的家人被送去北嶺,結果只能成為鐵軌下的一具屍體。

“縣尊,救救我的家人啊!我什麼都說!”阿里木痛哭流涕。

縣令勉為其難,“好吧,你願意招供,我給你想想辦法!”

當下阿里木便把他知道,鄉里那些暗中資助司馬依復國的人全部舉報,意圖戴罪立功。

這時,縣丞跑過來:“縣尊,都護找你。”

縣令連忙整理官袍,來到袁時中面前,將審問的結果承上。

袁時中看完後,立刻吩咐屬下前往抓人。

一時間城門大開,軍隊開出,一名又一名隱藏在群眾中分裂份子,被抓回大牢,而他們又供出新的叛亂份子,抓捕迅速擴大化。

在村裡抓捕分裂份子時,各縣也開始組織對安西境內的叛亂份子,以及土匪、馬賊的清剿。

各縣除了出動軍隊外,還動員大批百姓,參與到鎮反運動中來。

官府在各村各鎮都刷了標語,還令村組織人手,協助軍隊入山圍剿,消滅一個個山寨和山洞內的頑敵,安西的治安為之一新。

時間到二月,安西地區的鎮反運動,已經嚴重擴大化,政府在安西抓捕了兩萬多人,使得各地監獄人滿為患。

輪臺行宮內,袁時中向高歡請示,“陛下!現在我們已經抓捕幾萬人,安西百姓風聲鶴唳,是不是停止抓捕!”

鎮反運動擴大化,是高歡故意為之,他知道其中有不少人都是被冤枉,只是思想對乾朝收復西域不滿,有些懷戀葉爾羌,但並沒有付出行動。

不過高歡還是決定,把鎮壓範圍擴大化。

這或許有誤傷,可是卻有利於此後安西的穩定,同時也能解決修建北嶺鐵路,缺乏人手的問題。

這時高歡聽說抓了幾萬人,也嚇了一跳,繼續下去,將會傷害安西的元氣了。

高歡馬上準備遠征,安西也該恢復安寧,於是沉聲道:“司馬依、阿里木等人公審後槍決,其餘被捕之人,及其眷屬全部發配嶺北,充實北境人口!”

高歡一聲令下,官府動作迅速,司馬依等人被批鬥後,於輪臺縣外執行死刑。

於此同時數萬被打為反叛份子的安西百姓,被髮配到西伯利亞修鐵路。

當然官府對安西百姓則宣稱,這只是一次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