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戈壁灘上,一條漆黑的長線劃開大地,宛如被巨斧劈開的一條裂縫。

在這條黑線兩側,遍佈營帳,不過裡面住的並非是軍隊,而是乾朝的西北鐵路兵團。

這個時代要修建鐵路,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普通的工人無法勝任,高歡直接將幾個二線軍鎮,轉為建設兵團。

這些兵團士兵經過戰火的考驗,服從紀律,能夠克服困難,同時思想覺悟也高,只有他們能勝任在艱苦的西北,完成鐵路建設的任務。

當然高歡也不能虧待他們,等鐵路建設完成,他們將轉業到鐵路局,體制內編制,待遇從優,家屬在火車上賣賣東西,不說大富大貴,一家人的日子也會很好過,成為普通百姓羨慕的物件。

1667年,隆武十七年正月初一,昨晚兵團組織士卒們吃了連夜飯,看了文工團的表演,今天一大早,士卒們便冒著冷冽的寒風,在鐵路沿線集結。

這時士卒們站在沒有完工的鐵路兩側,鐵路上大批趕著騾車,推著獨輪車的民夫,將火車送到嘉峪關的物資,用人力和畜力運送到吐魯番,再裝上火車運往輪臺。

兵團教導官站在列隊計程車卒面前,意氣風發的進行動員,“將士們,鐵路不聯通,老百姓就得肩抗手提,把糧食和軍資送到前線,朝廷就無法擊退羅剎人對我們的侵略~~~~~~”

乾朝五軍都督府參謀處,制定的西征計劃,是出動二十萬人左右的兵力,在隆武十七年二月對沙俄發起反擊,再十月前拿下莫斯科,迫使沙俄投降。

現在距離出征的時間,還剩下兩個月,大批陸軍和裝備都堆在嘉峪關,運不到西域。

上面便給西北鐵路兵團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在正月底前,合攏長臺鐵路。

這條鐵路已經修了四年多,西安到嘉峪關,輪臺到吐魯番的鐵路,都已經修通,關鍵是河西走廊這一片,人口稀少,物資匱乏,難度比較大。

這時教導官的動員下,剛過完年三十計程車卒們,便盯著寒冷的天氣,開始熱火朝天的修築鐵路。

~~~~~~

嘉峪關。

高歡離開南京後,沿著鐵路線巡視,年前抵達西京長安,在那裡過完年後,便乘坐專列來到嘉峪關。

關城這邊條件比較簡陋,高歡便直接待在他的專列內辦公。

他的專列是朝廷重金打造,有寢宮有餐廳有醫務室,車廂內還裝了暖爐,住著十分舒服。

此時,因為鐵路線還沒有貫通,高歡和他的專列也滯留在了嘉峪關內。

專列車廂內,高歡烤著火爐,聽著官員的彙報,“陛下,沙俄皇帝阿列謝克在得知聯盟在印度大勝,陛下已經回國後,果然率領沙俄軍隊後撤了。”

高歡一邊烤火,一邊微笑道:“朕短短一年時間,擊敗英法,滅亡莫臥兒帝國,誰聽了都得膽寒。”

對於沙俄皇帝的決定,高歡早有預料,面對聯盟的戰績,沙俄就像在偉大的社會主義聯盟的鋼鐵洪流下,被嚇得瑟瑟發抖的西歐各國。

“陛下,沙俄皇帝留下使者雷科夫,請求與我們進行談判。”張煌言詢問道:“陛下見還是不見?”

在張煌言看來,高歡已經出兵,朝廷也制定作戰計劃,以皇帝陛下的習慣,便不用談了。

不過,沙俄做出了請求,他還是需要向皇帝稟報一遍。

“雷科夫?”高歡笑道:“又是這廝?他人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