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事情過去後,高歡又沒什麼事情可做了。

現在乾朝的政治制度已經完善,官僚機構長期在沒有他的情況下運轉,他忽然插手政務,反而會引起政務的混亂。

高歡見此,便索性不管具體事物,只是分配任務,把握大的方向,然後便在一邊觀察朝廷的運轉。

這日上午,高歡召集幾位議政過來,訓問和囑咐一些事情。

御書房內,高歡揮了揮手,讓上茶的宮女退下,然後微笑著對幾位議政道:“朕不在京師這段時間,國事辛苦諸位愛卿了!”

堵胤錫等人忙行禮道:“陛下任命臣等為宰輔,處理國事便是臣等的本分!”

堵胤錫說的是實話,作為帝國的丞相,有國事處理一點都不辛苦,沒有國事處理,才會覺得心累。

現在乾朝的議政院已經成熟,幾位議政其實都不希望,高歡這麼早回來。

因為沒有皇帝,他們照樣治理國家,而且不用擔心,權利被皇帝收回。

現在世界交流平繁,乾朝正影響西方,而尼德蘭革命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也傳播到了乾朝。

議政院的幾位議政,都或多或少的接觸到了,那些危險的思想。

高歡微微頷首,寒暄幾句後,便進入正題,“朕這次在印度擊敗了協約國,英法的勢力退出了印度。朕現在有一個擔心,便是協約國在印度失利後,會不會將注意力放在殷洲?”

在印度的事情解決後,高歡便在思考乾朝的下一步戰略。

本來他對大中華聯盟,下一步該向哪一個方向發展,還存在疑惑,不過在他登上崑崙號後,心裡便有了決定,那便是把殖民者趕出殷洲。

堵胤錫等人聽高歡問起,小聲議論幾句。

陳子龍道:“回稟陛下,殷洲那邊我們依舊處於劣勢,不過最危險的時候已經過去。現在我們在西海岸,已經站穩了腳跟。”

堵胤錫微微皺起眉頭,思考高歡的話語後,沉聲說道:“陛下的擔心,臣覺得有一定道理。印度距離我們近,距離協約國遠,殷洲距離協約國近,距離我們遠。英法在印度失利,他們想奪回對印度的控制,已經沒有可能,他們極有可能增兵殷洲,意圖在殷洲搬回一局。”

高歡沉聲說道:“今天朕召集大家,就是希望對此制定個對策!另外工部院的蒸汽輪船,已經取得突破,朕希望議政院在預算上,能夠給予支援!”

人都喜歡追求確定性的東西,對於新的事物,則不太放心,特別大多數乾人,其實都是偏保守的。

為了儘快推進蒸汽輪船的生產,高歡便提前給議政院打聲招呼,不要卡工部院的預算。

幾位議政也知道,如果在殷洲開戰,蒸汽輪船對聯盟將至關重要,所以紛紛點頭。

這時高歡正要就這一問題,與幾位議政深談,忽然楊彥走進來,手裡拿著一份軍報,沉聲道:“陛下,安西軍報,沙俄向我們開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