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約國軍大敗後,在印度的各方勢力,便自顧不暇,英國人和法國人各自奔回殖民地,拉達舒科也逃回信德,沒有人再幫助奧朗則布守衛德里。

此時面對聯軍的進攻,以及國內王公的倒戈,龐大的莫臥兒帝國,瞬間土崩瓦解。

因為武力征服建立起來的莫臥兒帝國,也因為遇見跟強大的武力而敗亡。

強大乾朝以更強大的武力,讓這個正處於巔峰時期的帝國被打得一戰滅國。

當聯軍出現在德里郊外時,莫臥兒皇帝奧朗則布,匆匆撤離,城內突厥化的蒙古貴族,也跟著他匆匆離開,可多數德里人,卻留在了城內。

在加爾各答擊敗協約國主力後,高歡立刻兵分三路。

首先是聯軍的海上艦隊,大膽的繞過印度南端,進入阿拉伯海,阻止英法撤離印度。

其次由張獻忠率領西線兵團,向德里進軍,最後讓李平遠率軍向南,收取印度南部的土地。

因為協約國的主力盡數喪失,加上印度這個地區,被婆羅門教義馴化了幾千年,各個民族都被剝奪了反抗的基因。

在這裡只要那些婆羅門祭司,大地主大貴族不鬧事,普通的百姓幾乎不會反抗。

兩路大軍進展十分神速,一路沒遇見什麼抵抗,那些被俘虜的貴族一被放回去,便帶著邦內的百姓投降了。

這時德里城郊,李定國做為西路軍的前鋒,一路追殺著協約國軍隊,不到半月就抵達了德里城下。

莫臥兒帝國作為一個立國百年的大國,其都城德里,乃是當今世界排名前十的大城,人口超過了一百萬。

在德里城的東郊,數以萬計的聯軍士兵,滿野行進,士兵扛著火槍在前,戰馬拖這火炮在後。

聯軍殺氣騰騰,令人望而生畏。

張獻忠領著一隊騎兵,賓士到城外一處小山崗上,勒馬駐足,身邊李定國用馬鞭指著遠處的城市,“大王,我們又到德里了。”

看著遠處的德里城,西軍將士不禁感嘆,他們曾經在這裡進行激烈的戰鬥,只是當時他們的猛烈進攻被莫臥兒軍隊抵擋住,並且最終擊敗了他們。

兩年多以前,西軍從德里敗退的情景,還歷歷在目,張獻忠拿起望遠鏡眺望,心道:“這次協約國還能擋住他們的大軍麼?怕是早就已經跑完了吧!”

張獻忠臉上有些倦容,眼睛中充滿血絲,不過仍舊發出凌厲的目光。

高歡許諾將德里封給張獻忠,因此他馬不停蹄狂飆突進,半個月就殺到德里城下,來看一看他的封地。

此時,在望遠鏡的圓形鏡頭中,映入眼簾的首先是大片低矮的棚戶區,然後才是巍峨的德里城。

“大王,進攻還是招撫?”李定國問道。

張獻忠又看了一陣,才放下望遠鏡道:“西路的協約國軍隊,已經潰逃,孤料定這德里城內沒多少兵力。孤看沒必要打,還是招撫吧!如果他們投降最好,不投降再攻下來。”

加爾各答的協約國主力戰敗後,西線的十多萬協約國軍得知訊息,便立刻從前線後退,不過他們卻沒有想到,聯軍進軍迅速,每兩天就追上的他們。

毫無鬥志的協約國軍隊,被聯軍一衝,十多萬人便鳥作獸散。

現在的德里城,軍隊應該不會超過三萬人,甚至會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