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7章絕望的進攻〈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高歡從望遠鏡中,看見緩慢移動的大車,不禁微微皺眉。
李平遠連忙拿起望遠鏡看去,發現了高歡說的“土坦克”,他有些疑惑,“陛下,這就是李定國的土坦克,沒想到協約國這麼快就學過去了。”
高歡放下望遠鏡,“這東西沒什麼難度,就是大車上放桌子,桌子上蓋溼棉被,有條件再上塊鐵板,沒有什麼技術含量!這東西關鍵是點子,你能想到就能造出來,協約國直接照抄,自然不是難事。”
話雖這麼說,李平遠等人還是神情嚴肅起來。
畢竟,他們從軍報上看到,李定國和周富貴就是靠這個東西,突破了敵軍第二道防線,並且險些拿下敵軍三防。
“陛下!這東西槍打不透,炮炸不爛,怎麼對付?”李平遠請教道。
高歡沉聲道:“用野戰炮瞄準試試。李定國的土坦克正面,不只是木板加一層棉被子,而是鐵板加棉被和木板加棉被,是一種複合防禦手段。敵軍只學其表,未必能夠學到裡面!你再讓士卒多備手雷,和長木杆,以備不時之需!”
李平遠敬禮後,立刻出了指揮部去安排。
不多時,炮兵沿著壕溝,將三斤炮、六斤炮,拉到前沿陣地,推入跑位,準備直秒射擊。
協約國的炮陣,對著聯軍的前沿,傾瀉了三輪炮火後,炮擊停止,協約國的軍隊,在土坦克的宴會下,已經摸到了聯軍陣地前二百步內。
這時前沿陣地上,聯軍的各門野戰炮,猛地一退,瞄準了敵軍的土坦克就是一炮。
聯軍的野戰炮,都拉了膛線,炮彈射速快,精度比滑膛炮要準。
其實西方線膛炮的研究要早於乾朝,他們16世紀就開始在炮膛上刻制螺旋膛線來進行試驗,到17世紀,已經出現了線膛炮。
1694年德國紐倫堡,便製造出了51毫米線膛炮,有8條膛線。
現在西方是有線膛炮的,不過新的事物,自然傳播速度慢,被人們接受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這就像燧發槍,出來幾十年後,才逐漸取代火繩槍。
乾朝則不一樣,線上膛炮的技術取得突破後,高歡力量人為干預,下令讓兵部採購,大批的訂單,讓各製造局有資金繼續投入研究,使得線膛炮的技術反超西方。
這時炮彈呼嘯而出,筆直且穩定,直接砸向敵軍的土坦克。
炮彈落在地上,濺起泥柱,彈跳而起,炮彈擊中土坦克的正面,土坦克正面迅速凹陷,裡面的木板碎裂,濺射的碎木將裡面的人射傷,土坦克立刻停了下來。
高歡想的沒錯,協約國軍隊不比乾軍,沒法發揮士卒的主觀能動性,低種姓計程車卒也不會去想怎麼打好這一仗的問題。
巴赫什將他在正面戰場遇見的這種土坦克,告知了奧朗則布,而奧朗則布一拍腦袋,便讓人照做一批。
巴赫什只是看見外形,大致判斷是怎麼做的,下面計程車卒上面說什麼就做什麼,甚至會磨洋工,並沒有開動腦筋。
因此他們造出來的土坦克,防禦力確實不夠,中一炮後,不少就不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