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4章堅決不和(第2/2頁)
章節報錯
說著,高歡一揮手,招呼道:“大家過來,我們商討一下明天的戰略!”
各人聞語,立刻圍攏過來,高歡在拿起木杆,指著沙盤,“朕和參軍們商議後,明天定國、富貴,你們繼續向敵軍正面施加壓力。平遠,你們則依靠工事,給朕繼續殺傷敵軍!”
“遵命!”各人紛紛敬禮,對於獲得戰爭的勝利,不再有絲毫懷疑。
高歡的意圖十分明顯,就是利用工事大量殺傷敵軍,把協約國的主力,都殲滅在這裡。
如此一來,此戰一勝,協約國無法再組織起兵力進行防禦,整個印度地區便大局已定。
畢竟以印度習慣被征服的民族特性,高歡估計這一仗打完,他們便該投降了。
“陛下!”就在這時,帳簾忽然被挑起,揚彥走進來道:“對面派使者過來了!”
高歡眉頭皺成“川”字,“莫非今天這一戰,把他們嚇住,協約國集團動搖呢?”
張獻忠道:“陛下,很有可能!印度地區的王公貴族,就是牆頭草,風吹兩邊倒。他們是誰強就投靠誰,這點臣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今天他們打得這麼慘,差點崩盤,估計是嚇著了。”
高歡沉吟起來,如果他大軍未動,他還是希望能夠與協約國談判,恢復印度地區的穩定。
畢竟這樣龐大,且有自己文明的地方,想要一口吞下,是不現實的。
英國人用了兩百年,才吃掉印度,乾朝的體量大,可也不能一口吃下。
因此高歡原本也是打算,慢慢蠶食,逐步打倒印度地區的反動統治者,把印度人民解救出來。
這樣既可以讓乾朝不會消化不良,同時又能夠維持一個穩定的市場,傾銷乾朝的商品。
不過,高歡當初提出調停,協約國直接拒絕了高歡的提議,之後又偷襲加爾各答,讓高歡不得不出兵參戰。
高歡聽了張獻忠的話,他還真有點擔心,協約國是來求和。
現在情況不同了,高歡耗費鉅萬,好不容易把軍隊開進印度,肯定不能這樣議和。
“哼!”高歡冷哼一聲,“他們想和就能和嗎?”
張獻忠深以為然的頷首,“陛下說的有理。聯盟出動幾十萬兵力,千辛萬苦來到印度,正該一舉解決印度問題,千萬不能前功盡棄啊!”
現在高歡已經把路修進緬甸,勢力深入西國,看樣子是不想讓他回去就藩。
前幾天,高歡說要把他移封印度,緬甸回不去,印度封地又沒到手,張獻忠自然反對議和。
孫可望也沉聲道:“臣也認為不能現在議和,除非他們無條件投降!”
各藩屬國將領,紛紛附和,今天一戰,讓他們信心大增,他們來印度是跟著喝湯的,現在湯還沒喝一口,怎麼能走?
高歡見眾人意見與自己一致,點了點頭,“好,除非他們無條件投降,否則堅決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