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歡見此擺了擺手,“過去看看!”

“陛下!不能再往前了!”身後將領連忙喊道。

高歡卻已經翻身上馬,騎著馬兒呼嘯著衝下山崗,兩翼護衛的數千騎兵見此,立刻聞風而動,為高歡清理掉可能遇見的危險。

山崗上眾人見此,也只能匆匆上馬,然後跟著高歡衝下山崗。

這時高歡向前賓士十里,已經抵達協約國的陣地前。

高歡勒住馬韁,仔細觀察,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只見通往加爾各答的曠野上,壕溝遍地,拒馬鹿角遍佈,不少地段甚至還拉起了鐵絲網。

這完全是乾朝的防禦手法,看來協約國已經把乾朝的戰術學過去了。

高歡不禁皺眉看了張獻忠一眼,然後再次用望遠鏡繼續觀看,發現這些東西,非常的眼熟,鹿角和拒馬樁都是乾朝的款式,至於鐵絲網則不用說,多半都是乾朝生產和製造的產物。

畢竟鐵絲網雖然簡單,但要生產出這麼多鐵絲網,只有乾朝有這樣的實力。

“西王!”高歡放下望遠鏡,“朕沒有看錯的話,協約國運用的這些障礙,許多都是大乾生產製造的吧!”

張獻忠有些不好意思的頷首,“陛下英明,孟西聯軍全靠大乾的物資支援,才能抵抗三年,不過防守南線的主要是孟軍,這些物資都是孟軍丟給協約國軍隊的!”

印度的戰爭持續三年,雙方在胡格利河對持的時間,就有一年左右。

孟西聯軍利用乾朝支援的軍資,在胡格利河東岸,構築了多條防線,而建造這些防線的物資,則隨著孟西聯軍的潰敗,落入了協約國手中。

三年的戰爭,協約國軍隊從西軍這裡,學去了許多先進的戰術,他們拿繳獲的物資,就地構建了這條防線。

不用說,乾朝支援給孟西聯軍的火槍和火炮,協約國的軍隊應該也繳獲不少。

這讓高歡有種當冤大頭的感覺,大乾快成協約國的運輸隊長了。

看來以後戰力差的藩軍,還是不要上前線,這跟資敵也沒啥區別。

這時高歡正觀察防線的正面,協約國陣地內,忽然殺出數千騎兵,前來驅離。

乾軍騎兵遂即迎擊上去,與協約國騎兵在曠野上纏鬥,阻止他們靠近高歡。

曠野上馬蹄轟鳴,槍聲四起,不斷有騎兵墜落下馬,揚彥連忙道:“陛下,這裡危險,撤吧!”

高歡收回目光,卻一拉馬韁,喝令道:“去西北方看看!”

語畢,高歡一夾馬腹,疾馳向西北而去,他要去觀察協約國的側翼,看看協約國是否在正面戰場的側翼藏了伏兵。

協約國想要擊敗高歡的軍隊,光正面防守肯定不行。

高歡預感到他們在側翼,應該埋伏重兵,以便乾軍猛攻其正面防線時,協約國能夠一記勾拳,打乾軍一個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