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戰爭的意義,各人都很清楚,贏得戰爭將給各國都帶來巨大的利益。

如今的世界,新大陸還沒發展起來,舊大陸佔據世界經濟總量的九成以上。

這其中發展最好的地區,就是東亞、南亞、中東,以及崛起的歐洲。

如果大中華聯盟,能夠控制南亞,就等於控制了半個世界,剩下奧斯曼帝國控制大半個中東,歐洲幾大列強控制歐洲。

奧斯曼和歐洲之間,矛盾重重,很難聯合,而歐洲本身又碎了一地,所以聯盟拿下印度,便會成為世界霸主。

作為聯盟的一部分,老大哥吃肉,他們怎麼都有碗湯喝,只需要分得一點利益,就足夠他們吃飽了。

這次入印作戰,可以說是群英薈萃,各國來的不是國王,就是重要的大臣和宗室,目的就是要在戰爭中分一杯羹。

印度戰爭打了三年多,協約國和孟西聯軍都已經疲憊,各人都十分清楚,他們參戰多半是來撿便宜的。

因此即便高歡不動員,不找藉口,各國也都想插一腿。

“對!協約國悍然發動戰爭,臣等都支援復仇!”各人紛紛附和。

高歡見此滿意頷首,遂即開始商議起軍情,他看向張獻忠道:“西王,你來說一說,現在協約國軍隊的情況吧!”

張獻忠連忙上前,接過侍衛遞過來的木杆,走到懸掛的地圖前,指著地圖道:“陛下,眾位,現在協約國的軍隊,大概有八十萬人,其中六十萬在前線。”

聽到這個數字,各人都有些吃驚,他們都知道印度是個很廣闊的地區,卻沒想到協約國有這麼多軍隊。

這比各個藩屬國的軍隊,多了好幾倍,而聽到這個數字,他們才真正意識到,聯盟和協約國為什麼都要爭奪印度地區。

因為一旦奪取這裡,就能夠獲得無數人力、財力和物力。

高歡沉聲說道:“講一講協約國軍隊的分佈和他們的戰略意圖!”

“是!”張獻忠遂即繼續說道:“協約國的軍隊,分為西線叢集和南線叢集。原本他們的西線兵力多達四十萬,南線只有二十萬人,不過在陛下帶兵入印後,協約國的兵力分配,出現了變化。”

“什麼變化?”高歡問道。

張獻忠沉聲道:“啟稟陛下,據斥候的探查,以及細作送回的情報,臣發現協約國的西線主力,最近在向南線運動,目的可能是在加爾各答設伏,對我們圍點打援。”

高歡聞語沉吟起來,加爾各答被圍了這麼久,高歡肯定是要救的。

這時他思考片刻,問道:“西王覺得朕該怎麼用兵?”

張獻忠沉聲道:“臣不敢指導陛下,只是提一下臣的看法!”

高歡微微頷首,“你說!”

“協約國人馬雖眾,但其中精銳有限。”張獻忠道:“戰爭已經打了這麼久,每日消耗巨大,臣以為不如就在加爾各答與敵軍進行一場規模空前的大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