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哪裡?”高歡不動聲色。

“在外面候著,正等陛下接見哩。”楊彥回道。

高歡揮手讓軍官們先回去,然後坐下來隨口吩咐道:“讓他進來,朕看看老張想幹什麼。”

不一陣,兩名士卒掀開帳簾,張獻忠步入大帳,他看見高歡,上得前來,二話不說,先跪下去,拜道:“臣張獻忠特來向陛下請罪。”

自從差點被開除藩籍,踢出朝貢體系,張獻忠內心其實就非常的惶恐。

這幾天張獻忠知道高歡要來,也是寢食難安,內心作著激烈的思想鬥爭。

他一方面想著,對於印度的事變之事,打死不認,反正他沒留下任何證據,就算沙赫舒賈指認是他出的主意,他也可以一口咬定,是沙赫舒賈對他的汙衊。

因為沒有實際證據,高歡就算懷疑,也不能拿這件事情來定他的罪。

不過張獻忠輾轉反側,考慮幾晚後,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他了解高歡的能力和手段,就算高歡沒有證據,也會利用其它事情,來找他的麻煩,直到高歡消氣為止。

天子並不向表面那麼仁慈,高歡的仁慈只是對他忠臣和自己人,你要走到他的對面,那就會見識皇帝陛下殘忍冷酷的一面了。

因此張獻忠思慮再三,決定還是坦白從寬。

高歡一臉微笑的看著他,“西王何罪之有啊?”

張獻忠低聲道:“臣犯了欺君之罪,還請陛下處罰。”

“欺君之罪?”高歡故作驚訝,“這個是大罪,愛卿可不要開玩笑啊!”

張獻忠豁出去了,“陛下。臣一時糊塗,沙赫舒賈發動印度事變,臣其實提前知情,他三番五次派遣使者,向臣徐以重利,向臣借兵。臣一時糊塗,看中了他許諾的利益,被他的計劃說動,便沒有將此事上報,而是答應了支援沙赫舒賈,結果導致了這幾年的戰爭。”

張獻忠還是沒有完全說實話,坦白了,但沒完全坦白。

高歡沉聲問道:“找人假扮莫臥兒軍隊發動突襲,估計挑起事端,並以此為藉口,向莫臥兒帝國開戰,是沙赫舒賈的計劃。”

張獻忠一本正經道:‘確實是沙赫舒賈的計劃,臣聽了他的計劃後,覺得這樣一來,可以汙衊是莫臥兒帝國挑起戰爭,西國以協防和維護條約的名義參戰,便自作聰明,配合沙赫舒賈蓄意發動了戰爭。”

從高歡瞭解的情況來看,他只是知道西國肯定是知道,沙赫舒賈要挑起事變發動戰爭,至於誰是主謀還真不清楚。

畢竟當時張獻忠只是口頭給孟加拉國丞相提了個建議,沒有其他人知情。

高歡本來要等戰爭結束後,再借機處理張獻忠和沙赫舒賈,現在張獻忠提前來認罪,無疑打亂了高歡的計劃。

這時高歡沉吟片刻,他明白張獻忠的企圖,大戰在即,高歡不可能把他怎麼樣,所以跑過坦白從寬,等戰爭結束,就沒這樣的機會了。

高歡眯起眼睛,沒想到張獻忠也老奸巨猾起來,他自然不能讓張獻忠輕易過關,忽然勃然大怒,借題發揮,“哼!還真是欺君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