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都赫赫得令,隨即興奮向本部一揮手,“跟我走!”

三千莫臥兒精兵,便向胡格利河岸邊的炮臺殺去。

乾朝修建的港口,就是利用胡格利河的河道,在河口兩側修築炮臺,封鎖住進入河道的通道,形成一個軍民兩用的港口。

這樣只要守住河口兩邊的炮臺,協約國的艦隊就進不來。

不過,現在協約國的陸軍殺到,位於胡格利河西岸的炮臺背後,就暴露在了協約國軍隊的兵鋒下。

這就如困守威海衛的北洋水師一樣,本來仗著炮臺,還能困守,可是陸軍失敗,被日本陸軍陸路包抄,丟掉炮臺,便只能全軍覆滅。

胡格利河西岸,共有六座炮臺,協約國的軍隊,如果能夠拿下炮臺,加爾各答港基本也就完蛋了。

三千經過西式操練的莫臥兒軍隊,扛著火槍,拉著火炮,直接向炮臺上去。

周斌早知道,西岸的炮臺,肯定會成為敵軍進攻的目標,所有六座炮臺,各派遣了三百士卒守衛。

炮臺臨河、臨海,港灣內的炮艦,能夠為炮臺提供炮火支援,還能源源不斷的從東岸的加爾各答城內,向炮臺輸送援兵,運回傷員。

拔都赫赫率領三千軍隊浩浩蕩蕩的壓向炮臺,準備逐個拔除。

印度戰爭已經打了兩年多,經過殘酷的戰爭洗禮,莫臥兒軍隊有了質的變化,打出了不少精銳。

拔都赫赫作為巴赫什的長子,手下三千人是巴赫什麾下精銳,拿法國武器,接受法國顧問的訓練,配備二十門野戰炮,論戰鬥力可以打垮孟加拉一個萬人隊,也勉強與西軍二線部隊打個平手。

當年奧朗則布慘敗於乾軍,可是巴赫什這一系勢力,卻沒有和乾軍交過手,以為也就是和西軍差不多,比西軍強一點。

這就沒什麼好怕的了。

南線戰爭,他們用四倍兵力,打垮了孟西聯軍的防線。

現在十倍兵力,還拿不下一座炮臺嗎?

拔都赫赫繼承了蒙古人好戰、勇猛的傳統,他得到軍令後,立刻下令屬下跑步前進,奪下邊緣的一座炮臺。

這時,一個千人隊的步軍,成攻擊隊形,向炮臺殺去,炮兵就地構築野戰炮陣,開始炮擊炮臺,進行火力壓制。

根據這兩年在印度戰場的經驗,只要炮擊幾輪,步兵接著衝上去,他們就可以奪下陣地。

步軍前進到炮臺下方,被壕溝、拒馬、鹿角、拖住了前進的速度。

這讓協約國的步兵們變得心慌,炮臺就在前方,上面的火炮和火槍應該已經對準他們,他們速度越慢,越容易遭受到攻擊。

“快!往前衝!”拔都赫赫大聲怒吼。

協約國的步兵,在火炮的掩護下,掀開障礙,向炮臺下方推進。

鎮守炮臺的乾軍校尉,叫李玉成,是李平遠的長子。

將門虎子,他陸大畢業後,就進入軍隊,不過在軍中,他從來不提他爹是誰,希望能夠靠自己的能力,闖出一番事業,讓李平遠刮目相看。

因此他在軍中,特別拼命,事事都掙第一,而他帶的兵,也是全營最好的兵,經常代表鎮裡,去參與各鎮比武,都是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