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後,孟加拉國,王城。

此時發生在印度的戰爭,已經打了一年半的時間。

戰爭從最開始孟西聯軍佔據優勢,一路推進至莫臥兒帝國首都德里,到莫臥兒帝國加入協約國,英法兩國參戰,爆發兩次德里會戰。

在西線兩次會戰結束後,孟西聯軍沒有實現佔據德里的目標,戰爭局勢遂即逆轉,孟西聯軍從進攻,轉入了防守。

現在沙赫舒賈和張獻忠,在印度地區只控制比哈爾、孟加拉,奧里薩三個邦,面對協約國的兇猛進攻,已經沒有能力,滅掉莫臥兒帝國。

仗打到現在,孟西聯軍其實已經輸了,雖然李定國打垮了南線的法莫聯軍,穩住了南線,暫時解除了南面的威脅,但是從軍事、經濟、人口、資源各方面來看,聯軍都已經處於下風。

這就是像一戰時的同盟國集團,德軍沒能在西線擊敗英法聯軍,東線又被俄軍纏住,雙方在國力和資源的巨大差距,同盟國敗亡只是時間問題。

現在沙赫舒賈和張獻忠,也意識到這一點,兩人都在硬撐,再等乾朝的支援。

如果有乾朝的支援,只要乾朝參戰,那麼局勢就會再次逆轉。

此時,協約國的軍隊,分為西線和南線,加緊了對孟西聯軍的進攻。

英軍、莫軍沿著恆河而下,從西面逼近孟加拉,法軍和莫軍則自南往北打,攻勢非常的凌厲。

在孟加拉皇宮內,沙赫舒賈有些慌張,他在殿中來回踱步,嘴裡唸叨著,“糟了,糟了!協約國集團攻擊這麼猛烈,我們要完了。”

張獻忠黑著臉,他的視野確實有侷限性,不瞭解國際局勢,視野不夠開闊,沒想到英法這樣相距萬里的國家,會加入印度的紛爭。

面對現在的局勢,張獻忠不得不承認,自己失算了,不過他到不像沙赫舒賈那麼悲觀。

“沙赫可汗,不必驚慌。在孤看來,協約國的軍隊進攻越是犀利,便越說明事情還有轉機。”張獻忠想要安撫沙赫舒賈,免得在他眼前晃,把他頭都晃暈了。

沙赫舒賈停下腳步,坐在張獻忠身邊,抓住張獻忠的胳膊,“轉機?西王,哪裡有轉機?”

張獻忠掙脫開,沉聲道:“敵軍進攻越是犀利,便說明他們想急於結束戰爭!可汗知道他們為什麼這麼急嗎?”

沙赫舒賈恍然,“因為乾朝可能要增援我們了。”

張獻忠沉聲道:“現在只能這麼解釋,協約國肯定是得到了什麼訊息,所以想盡快擊敗我們。”

“那我們現在怎麼辦?”沙赫舒賈看見一絲希望。

張獻忠黑著臉,“還能怎麼辦,現在認輸,那我們就是戰敗國,只能咬牙死撐,等朝廷支援。”

正說這話,一名官員匆匆進入大殿,行禮稟報道:“可汗!西王殿下,西國徐丞相到城外了。”

張獻忠眉頭一挑,心中不禁有些緊張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