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1章西國求援(第2/2頁)
章節報錯
在與西國使團達成協議後,議政院便按著高歡的提議,帶著各國使團參觀乾朝的功坊,還有生產出來的新產品。
此時,乾朝已經半隻腳進入工業革命,新技術使用,讓乾朝的產品質量比以前更好,價格比以前更優惠。
這讓各國代表團都很心動,而乾朝又不失時機的推出百萬補貼計劃。
此時下訂單,各國就能夠享受折扣,可以得到大額優惠,讓各國都忍不住要剁手。
各國使團迅速盤算,發現按著乾朝的優惠政策,現在下定單,比平常購買足足便宜了兩成,於是便紛紛表示,要參與高歡的百萬補貼活動。
不過,當他們要下訂時,乾朝這邊卻只接受乾元。
這讓各國猶豫起來,知道乾朝是想讓他們接受乾元,各國都擔心乾朝這是先給點小恩小惠,等各國接受後,再大肆印鈔來搜刮他們的財富。
因此各國都猶豫不決,可他們看見乾朝的商品實在太有誘惑力,民用方面有各個製造局生產的豪華馬車,以及物美價廉的絲綢、布匹,軍用方面,有最新的虎尊炮、野戰炮,都令各國使團忍不住要下訂單。
雖然鄭森等人就意識到,乾朝這是要強推乾元,可乾朝給的折扣實在太大,他們看見西國訂購大批貨物和軍火,便也只能去兌換乾元,然後下達訂單。
情況果然同高歡預料的一樣,隨著藩屬國大量兌換乾元,乾朝的乾元立時走強,短短半個月內,就漲了兩成。
這也就是說,持有乾元的百姓,把乾元換成銀子,都會小賺一筆。
這讓原本不接受乾元的百姓和商人,紛紛感到後悔,乾朝民間逐漸接受了乾元。
鄭森等人見此,卻有些後悔,如果他們早點兌換,就能夠享受到折扣,現在折扣匯率抵消,等於白忙活一場。
這時看著乾元上漲,乾朝又要求各國以乾元結算,各國擔心乾元繼續上漲,便只能高價兌換乾元。
不過,為了便於出口,高歡並沒有讓乾元的匯率繼續走強,而是悄悄又印了一大筆乾元,逐步投入市場,將乾元的匯率保持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
……
時間到三月份,各國使團陸續返回,徐以顯再採購大批軍火和物資後,也準備離開乾朝。
這日,徐以顯正與張建雄交談,囑咐他留在乾朝讀書的同時,要敦促乾朝儘快交付軍火,以支援前線。
這時駐乾大使汪東林卻急匆匆走進來,看見兩人後,當即說道:“丞相!世子!緊急軍情!”
徐以顯微微一愣,連忙問道:“什麼軍情,是國內有訊息傳來嗎?”
汪東林頷首,急聲道:“大王傳來訊息,英法莫三軍聯合反撲,我們在第二次德里會戰中,再次慘遭失敗,讓我們立刻向朝廷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