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紡織賺錢,近些年那些失地的地主,以及乾朝的新貴,也都進入這個行業。

這就導致了絲織業的內卷,各工坊的日子,便不像以前那麼好過。

東南的商賈,為什麼喜歡海禁,因為那時候做海貿是有門檻的。

朝廷禁止的東西,你得有實力,有關係,才能從事這份行業。

那時有資格做的就那麼幾家,外面卻是各國商人等著拿貨,所以各大家躺著就能賺錢。

現在政策變了,海禁開了,門檻大大降低,有點錢的都能夠投資建設工坊,參與海外貿易,各國商人的選擇一多,就變成買方市場了。

近兩年江南各家工坊,為了爭奪海外訂單,只能打起價格戰,導致織造業的利潤大不如前。

沈鄒平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效率,便盯上了蒸汽機,讓工坊內的工匠進行研究和改進,期望能夠藉助蒸汽機,來提高效益降低成本,從而獲得更多利潤。

這點高歡其實是願意看見的,資本家追逐利益,不過競爭也會使得他們不斷地對技術進行創新,推動科技的發展。

現在乾朝太平,治理國家有議政院,高歡只幹兩件事,一是抓緊軍權,避免有人造他的反,二是引導乾朝向他設想的方向發展。

這其中蒸汽機的民用化,便是高歡關注的一個問題,也是他希望看見的方向。

前不久,高歡聽取彙報時,在國安司的情報中發現有一家松江的工坊,在金陵製造總局訂購了一臺小型蒸汽機,便派人關注了沈氏工坊。

沈鄒平不禁額頭冒汗,皇帝陛下連蒸汽機的事情都知道,那麼他違反勞動法的事情,是不是也知道呢?

“回稟陛下,草民確實改進了蒸汽機!”沈鄒平一臉的惶恐,早些年,他是進過勞改農場的,可不想再進去了。

高歡微笑道:“你不用緊張,帶朕去看看你的機器。”

高歡說完,扭頭對張家玉道:“這是沈氏工坊的商業機密,其他商人就不用跟隨了。”

雖說高歡希望,民用蒸汽機迅速推廣,但是他必須考慮保護創新者的利益。

另外,現在乾朝還沒做好,應對工業化帶來的一些問題,過快的推廣,其實也不是一件好事。

工業革命肯定是一件偉大的事情,可對於被捲進來的普通工人,或許並不是一個好訊息。

沈鄒平聽了這話,連忙在前給高歡引路,高歡又笑道:“不要驚動廠裡,以免影響生產。”

當下高歡一行人,裝作客戶進入工廠,發現廠區內,格局分明,倉庫和車間林立。

這些車間都是紅磚和水泥砌成,高的多達四五層,裡面寬敞明亮,擺放著整齊的織機,工人們正在忙碌,監工拿著鞭子來回巡視。

工坊內很安靜,工人都在工作,只聽見吱吱吱的織機聲。

高歡看了幾眼,微微皺起眉頭,他能夠看出工坊管理十分嚴厲,大機率是個血汗工廠。

“沈員外,你這工坊有多少人,管理不太容易吧。”高歡一邊看一邊問道。

沈鄒平連忙道:“回稟陛下,工坊有六千人,草民從不拖欠工錢,對工人很好,所以很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