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高歡與韓昭宣走在晉祠內,一邊散步一邊交談。

兩人順著簷下走廊,閒庭信步,高歡在前面隨口道:“你積極處理財政危機的事情,朕已經知道了。”

韓昭宣跟在後面,“臣惹出來的事情,臣盡力處理,不過是彌補過錯,盡力為朝廷挽回損失罷了。”

高歡微微頷首,“你知不知道你的問題在哪裡?”

“臣愚鈍,還請陛下指點!”韓昭宣一臉謙虛,故意給高歡一個批評教育的機會。

高歡停下腳步,轉身看向他,“你的問題,在於你為了政績,太維護自己的屬下。朕聽督察院的人說,建設太源鐵路時,你屬下一名官員,因為腐敗被人舉報,你第一反應,不是停了他的職務,而是埋怨臬司干擾了鐵路建設!你對於你身邊有問題的官員,也是這個態度,只要他們能夠完成你交代的任務,便對他們的腐敗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加以維護!”

韓昭宣連忙承認錯誤,“陛下,臣確實太看重太津鐵路,它不僅是陛下交給臣的任務,也關係到一千萬三晉父老今後的生活。山西要發展,百姓要吃飯,臣是山西布政使,這都是臣的責任。臣太看重鐵路和山西的發展,以至於……”

“昭宣啊!你這個思想很危險!”高歡打斷他的話語,“山西要發展,百姓要吃飯,也不是搞腐敗的理由。反腐倡廉與經濟建設,是同樣重要的事情!”

韓昭宣其實是個酷吏,朝廷要搞經濟建設,他就搞經濟建設,朝廷要反腐倡廉,他就反腐倡廉。

現在他感覺到,皇帝陛下和朝廷,似乎已經不再追求過去那種粗放的經濟資料增長,開始注意建設官僚隊伍,於是連忙道:“陛下教訓的是,臣方才不該給自己找藉口,更加不該脫離百姓!”

高歡聞語滿意頷首,繼續往前走,隨口道:“你對山西按察使怎麼看,覺得李佬怎麼樣?”

韓昭宣聞語,忍住把髒水潑回去的衝動,“李臬臺是前朝大學士,在山西德高望重,人緣極佳,同地方紳士的關係很好,很受人尊敬,臣對李臬臺也是很敬重的!”

韓昭宣什麼都沒說,卻又什麼都說了。

高歡停下腳步,他立時從中得到了幾個資訊,山西臬司和山西地方的官紳有關係,再結合他從國安司和督察院得到的資訊,山西有個晉中幫,便可以理解,山西的監察系統,為什麼沒有起到作用。

不過,高歡只是懷疑,乾朝正在由人治向法治過渡,一切都得講證據才行。

高歡微微頷首,沒有繼續這個話題,“太津鐵路完工後,山西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考慮修建,連線陝西和河南的鐵路。如果現在沒有實力,也要做好規劃!”

現在乾朝鋼鐵冶煉技術發達,能夠製造大量鋼鐵,水泥也早就用於基礎建設。

太津鐵路的成功,讓高歡大受鼓舞,覺得可以嘗試建造橫跨黃河的大橋了。

韓昭宣聽了這話,心頭終於鬆了口氣,他知道自己賭對了。

在督察院來調查時,他沒有將精力放在應付調查上,而是全力去解決山西的問題。

他知道朝廷現在還處於建設期,是需要他這種能打硬仗的官員滴……

〈三更了,明天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