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地,煤炭資源極為豐富,絕大多數州府境內都有煤礦。

此時在靠近井陘附近的車站內,因為馬拉火車停運,堆滿了煤炭。

太津鐵路,連線太原和天津,中間要穿越太行山脈,工部院考察後,認為工程難度很大,最後選擇走井陘,這條連線山西和河北的通道,來鋪設鐵路。

這時在車站內,韓昭宣正指揮官吏,將原來馬拉火車的車廂組裝起來。

“藩臺,藩臺!”

一個焦急又慌張的聲音傳來。

韓昭宣扭頭過去,只見布政使司右參政李企晨小跑著過來。

“何事慌張?”

韓昭宣皺起眉頭,心中有絲慌亂,最近糟心事太多,是一件接著一件。

李企晨來到跟前,連連喘息,“藩臺,都察院把太原知府李建斌給規了。”

韓昭宣身後眾多山西官員,聞語人人自危,一陣譁然。

山西出現財政危機,負債四百五十萬,事情鬧到朝廷,朝廷自然要查,怎麼造成這樣大的窟窿,有沒有亂花錢和貪汙腐敗。

韓昭宣回來不久,督察院的工作小組,就抵達太原,開始進行調查。

短短一個月,山西就有數名高官落馬,其中大部分還都是韓昭宣的西唐系。

山西官場,主要有兩派,一派以韓昭宣這個佈政史為首,另一派則以前明大學士,現乾朝山西按察使李建泰為首。

這兩方人馬,一個掌管山西行政,一個管著政法,時常明爭暗鬥。

太原作為省府,知府是韓昭宣的心腹,早年給他做過幕僚。

四年時間,太原被他建設一新,有了點省會的樣子,吸引不少商戶和富人落戶,把太原的地價提高了一倍,成為山西經濟增長最迅速的城市。

太原知府可以說是韓昭宣手下搞經濟建設的大將,但是大筆資金過手,也很容易遭受腐化。

韓昭宣也知道他有一些問題,可是為了山西經濟增長,卻選擇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現在督察院把人給規了,對韓昭宣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現在大家都在為解決問題想辦法,周知府前些天還召集官員,號召大家開源節流,共渡難關,今天忽然就規了,督察院完全不考慮我們的感受啊!”

韓昭宣身後,一名官員有些氣憤了。

他們在這裡想辦法,正努力的解決問題,而督察院卻在後面抓人,讓各人都沒心情在幹活了。

官員們議論紛紛,垂頭喪氣,李企晨道:“藩臺,我得到訊息,周知府的材料,是李臬臺讓人送出去的。晉中幫這是想禍水東引啊!”

眾人一聽這句話,立刻就炸開鍋了,有人便氣憤道:“李臬臺想把督察院的注意力引到藩臺身上,藩臺不可不防啊!”

“對,晉中幫的人也不乾淨,他們會遞材料,我們也會,把他們的人也搞下去!”各人義憤填膺。

韓昭宣神色凝重,黑臉不語,半晌忽然揮手道:“都安靜!周知府的事情,誰也不要再議論,有問題,督察院就該規起來!現在我們的任務,是完成朝廷的旨意,解決山西的財政問題!至於李臬臺,他是按察使,配合都察院查處腐敗官員,是分內之事,誰也不許在議論!”

身後各官員聞語,都不服氣,不過卻沒人議論和反駁。

韓昭宣拿起竹子編的安全帽,“都散了,立刻都去給本官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