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歡眉頭一挑,重新坐下,問道:“怎麼回事?”

堵胤錫和陳子龍對視一眼,陳子龍道:“陛下,山西布政使韓昭宣上疏,山西欠各銀號的錢,以及從民間借貸的貸款,快還不上了。如果今年底之前,山西的財政狀況,沒有好轉的話,那麼欠款就要逾期,山西布政使司就要破產!韓昭宣上奏,希望朝廷能夠撥款,幫山西渡過難關!”

高歡聽完,明白過來了。

這應該是與山西修鐵路有關,而讓山西修鐵路的,正是高歡。

自乾朝統一南北,滅亡滿清以來,山西一地,因為晉商遭受打擊,以及乾朝開放與蒙古的貿易,山西的地位便一落千丈,在大乾諸省中沒有什麼存在感。

原本山西是北方各省中,最富裕的一個省,可如今卻掉了車尾。

近些年來,河北發展大農莊,利用大運河和天津港,大搞口外貿易,陝西則經營長安,發展與西域和青海的商業,唯獨山西沒了自己的特點,不曉得該怎麼發展。

近四年前,高歡準備西征準格爾時,召集山西官員,還有士紳富戶,前往洛陽接受訓話。

當時高歡要求山西集合全省之力,建一條出山西的鐵路,並保證鐵路建好之後,山西的經濟將飛速發展,成為北方最富的省份。

高歡作為皇帝,他的話就是聖旨,山西省的官員不敢提太多異議,只能順著高歡的意思去辦。

四年來,山西布政使司舉債三百多萬,咬牙建起了鐵路。

其出因為大筆貸款的投入,山西透過建造鐵路,經濟增速十分亮眼,高歡也就沒怎麼注意,沒想到現在忽然收到,山西布政使司要破產的訊息。

高歡沉思一陣,問道:“韓昭宣的奏疏呢?”

堵胤錫連忙拿出來,呈給高歡,“陛下,在這裡!”

高歡接過來,展開看了一遍,大概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山西布政使司舉債建鐵路,大筆錢到位後,投入到基礎建設,山西的商人和百姓,都賺了一筆錢,經濟資料亮眼。

山西布政使司見此,心思便活絡起來,為了保持經濟增長,又借了幾筆貸款,用於省內煤礦開採,以及其他產業。

他們大舉借貸,想著鐵路一通,煤源源不斷地運出去,就能賣煤還債,誰知鐵路建好之後,對山西經濟卻並沒有多大的作用。

馬拉火車,確實提高了運輸能力,不過成本還是太大,山西的煤炭在河北都已經沒了競爭力,更加別說到江南了。

山西布政使司原本的計劃是,鐵路修好後,挖煤還債,可現在發現把煤運到北京,根本賺不到什麼錢。

眼看著貸款到期,山西布政使司卻還不上錢。

山西布政使司便開始著急起來,他們想著借舊還新,各銀號調研後,卻紛紛拒絕貸款,讓山西省的財政,直接到了崩潰的邊緣。

高歡看完奏疏,慢慢合上,沉聲問道:“兩位愛卿怎麼看?”

堵胤錫道:“山西財政崩潰,朝廷肯定不能坐視不理,可是如果朝廷幫山西還債,那麼其他各省會不會想著債務反正有朝廷兜底,而胡亂借債?”

高歡聞語點了點頭,這件事情還真是比較難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