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軍隊抵達莫斯科城下後,便第三次招降沙皇阿列謝克。

不過這沙皇卻沒有回覆,高歡得知訊息後,便知道沙皇並不死心,他顯然對冬季,以及歐洲第二波援軍,還抱有幻想。

現在的沙俄,已經算是一個半民族國家,也就是初步實現了國家認同。

這樣的國家,與曾經歐洲的封建社會,是完全不同形態。

法國、英國以及後來的德意志帝國,都是民族國家。

在國民形成國族認同後,外來的勢力想要控制他們,是一件很困難,成本很高的事情。

世界歷史進入近代以後,任何強國想要吞併一個民族國家,到最後幾乎都沒有成功的,只能進行削弱,割走一些土地。

現在中華聯盟擊敗佔據莫斯科,也並不想直接統制沙俄。

在這裡耗費精力,和民族主義者,以及復國主義者周旋,面對層出不窮的抵抗組織和游擊隊,還不如去佔據那些,還沒有形成國家,民族意識沒有覺醒的地區。

因此高歡才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招降阿列謝克,而俄國的民族性,也讓中華聯盟對他的征服,遠比征服印度難上許多。

在得到高歡的吩咐後,袁宗第和袁時中並沒有久留。

聯盟對烏克蘭的控制,以及拔除喀山,打通運輸線,對於聯盟的下一步行動至關重要。

袁宗第得了高歡的提醒,便匆匆趕回烏克蘭,防禦波蘭,以及奧斯曼土耳其。

烏克蘭地區作為歐洲腹地,長期以來都是周邊國家爭奪的焦點。

為了爭奪烏克蘭,俄國和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便爆發了長達十三年的俄波戰爭。

為了爭奪烏克蘭,俄國和土耳其也打了幾百年。

聯盟的將領目光上還是有侷限性,袁宗第經過高歡提醒,匆匆返回烏克蘭,然後果然便打聽到,立陶宛人陳兵邊境,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也蠢蠢欲動的訊息。

另一邊,袁時中匆匆回到喀山,圍困喀山的聯盟軍隊,開始拆除部分障礙,以便給進攻的部隊騰出地方。

此時的喀山城頭,異常的平靜,城上看不見幾名沙俄士兵,只有幾面軍旗飄蕩,顯得有氣無力。

在喀山被包圍後,俄軍守將約維奇少將,便立刻組織隊伍想要突圍,可每次都以失敗告終。

城內的俄軍在多次失敗後,便打消了突圍的心思,轉而繼續加固工事,決定徹底的堅守。

約維奇少將只能把希望,寄託在沙皇陛下能夠擊敗華軍主力上,到時候喀山的華軍自然撤圍。

不過,世事難料,人生之事,十之八九都不如意。

約維奇少將的期許再次落空,東歐聯軍被華軍擊敗的訊息,讓喀山城內的俄軍,都被震驚了。

在意識到他們已經成為孤軍後,約維奇少將再次更改了他的命令,下令軍隊拆除障礙,決心再次嘗試突圍,不過華軍將他們圍困得如水桶一般,約維奇又被擋了回來。

這日,安西都護袁時中,正指揮士卒在壕溝上鋪設木板,移開鹿角拒馬,填上陷坑。

遠處喀山城方向,吊橋緩緩降下,城門洞開,幾名騎兵緩緩走出。

“敵軍又要突圍了!”負責觀察計程車卒大喊。

正忙碌的聯盟士卒,聞聲連忙停下手中的活,紛紛拿起兵器,準備把敵軍打回去。

這時袁時中用望遠鏡看去,卻只有幾名騎兵,不禁眉頭一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