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崛起,也就是近兩百年的事情,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能夠與中華文明一較高下的,都是中東地區興起的文明。

一般而言,除了中華地區經常誕生超級大帝國外,世界上其它地區,很少建立疆域廣大,人口眾多,且持續穩定的大帝國。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則是一個例外,他極盛時疆域橫跨亞歐非三大洲,領有巴爾幹半島、中東及北非大部分領土。

其疆域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裡海及波斯灣,北及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南及蘇丹與葉門,是一個強大的帝國,可以稱為世界的一極。

這樣龐大的帝國,又地處東西文明交匯處的四戰之地,還能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線達六個世紀之久,可以說是一個極為強大的存在。

它能夠維持近六百年,甚至超過了中國歷史上絕大多數朝代。

如果按著歷史規律來看,一般而言,一個帝國都有建立,發展,全盛,衰落,滅亡幾個階段。

如今奧斯曼帝國建立三百多年,以原有的軌跡為參照,六百年的歷史剛走一半,帝國還正處於全盛的階段。

當一個國家強大,富足時,其國民的心態,大多數時候都是開放和包容的。

此時在奧斯曼領導下的中東、小亞細亞地區,很多時候都比歐洲要更加的文明和包容,還沒有走向極端。

奧斯曼帝國攻佔君士坦丁堡後,將這裡定為帝國的都城。

君士坦丁堡經過幾百年的發展,本來就是東西方交匯的商業中心,如今更加繁華,城市規模和人口,可以與中華聯盟江南大城媲美,是近代以前,人口超過百萬的十大城市之一。

此時的君士坦丁堡,自信、富庶、繁華,他依舊是歐亞大陸的商業中心,世界各國的商人,即便被徵收重稅,也要來這裡交易。

張煌言一行,從莫斯科出發,抵達烏克蘭後,帶上回將米喇印、丁柄棟等人,一起乘坐海船出海,來到伊斯坦布林城外的碼頭。

一路上就是見慣了江南繁華的眾人,也被黑海海峽的繁忙吸引。

在歐洲人航海之前,海洋上活躍的主要力量,其實是阿拉伯人。

歐洲海軍力量強大,但是奧斯曼帝國的海上力量也不弱,甚至可以稱霸地中海。

此時地中海的貿易,幾乎都被奧斯曼帝國壟斷,原來的霸主威尼斯已經衰落,各國商船都來伊斯坦堡貿易,使得這裡商業繁華,海船眾多。

張煌言他們登岸時,可以看見碼頭上停泊著上千條商船,商業極為繁華。

這時張煌言一行人登岸,奧斯曼帝國的大維齊爾,也就是宰相,派遣官員前來迎接。

一行人離開碼頭,領路的官員一邊帶路,一邊介紹伊斯坦布林城中的建築和街道。

“那裡便是聖索菲亞大教堂!”

官員指著不遠處,一棟雄偉的圓頂建築,“他於公元537年完工,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那條街道是大巴扎,裡面有一千多家店鋪,各國的商人都來這裡做生意!

官員驕傲的介紹,讓這些東方來的土包子長長見識,不過張煌言聽了翻譯的話,只是禮貌性的隨聲應和,相當的敷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