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帝國在中華聯盟這裡的損失,能夠從波蘭和瑞典人身上得到,確實是一個可以接受的方案。

阿列謝克對於波蘭人和瑞典人直接逃走,特別是波蘭人,逃走時還趁火打劫,襲擊俄國的村鎮,心中一直耿耿於懷。

沙俄與中華聯盟的仇怨,也就是近十年的事情,可與波蘭人,那說起來就話長了。

阿列謝克與屬下商議一陣,沉聲道:“如果聯盟能夠幫助我們擊敗波蘭和瑞典,那麼俄國願意接受陛下的條件。”

高歡聞語哈哈大笑,站起身來,隔著桌子伸出手。

阿列謝克愣了下,也站起來把手伸出,被高歡一把抓住,“歡迎俄國加入朝貢體系,成為聯盟的朝貢國。我們這邊達成協議後,便打下波蘭,攻下華沙,爭取在歐洲形成聯合之前,奪取波蘭和瑞典的土地。到時候,讓俄國來做東歐小霸。”

阿列謝克也笑道:“甚好!”

這場會面,俄國與聯盟之間,達成了初步的和平條約。

阿列謝克同意伏爾加河下游的蒙古人獨立建立國家,同時也承認聯盟對烏克蘭的控制,並決定去除沙皇的稱號,重新改組政府。

新的俄國政府,將設立議會,推行開明的君主立憲制度。

俄國的立憲,不是完全虛君,國王依舊保留極大權力,與一戰前的德國類似。

這點高歡與阿列謝克單獨交談許久,保證了他作為俄國國王,應有的權力,才讓阿列謝克勉強同意。

現在中華聯盟的政治體制,雖然有選舉,有議政院,但本質上還是中央集權的君主獨裁政體。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獨裁統治被更加先進的體制取代,是歷史的大勢。

大中華聯盟今後也會從君主獨裁,向開明君主制,向一黨專政的民主集中制度轉變。

不過聯盟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制度的改變必然會引起動盪,高歡對此沒有經驗,便決定拿俄國做實驗。

另外,沙皇一人獨裁,不便於聯盟的控制,一旦出現一個強硬的君主,很可能就會擺脫聯盟的控制。

在推行政黨政治,以及議會制度後,聯盟便能透過培養俄國境內親華的買辦財團,來間接影響俄國議會。

在商議之後,阿列謝克回到莫斯科,召集俄羅斯王國的大臣開會,說明了會議內容。

王宮內,俄國的貴族和大臣們議論紛紛,對於和議內容,並沒有多少異議。

各人臉上沒有戰敗的憤怒,反而對於議會制度和君主立憲,比較感興趣。

許多人都發現,接受這份條約後,他們能夠在俄國獲得更多的權力。

這時眾人正議論紛紛,卡斯托夫卻悲痛道:“陛下,帝國不能接受這樣的條約啊!”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