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當他們進入鹽業後,卻又很快發現,如今的鹽業根本不賺錢。

鹽和糧食一樣,是百姓的生活必須品。

這麼大一個國家,高歡無法做到事事公平,人人富裕,他能做到的就是儘量壓低生活必須品的價格。

讓一個普通人,只要是工作,就能夠吃得上鹽,買的起糧。

而只要這些生活必須品,能夠以較低的價格供應,滿足老百姓的基本需求,便不可能出現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這可以說是穩定社會的基石。

因此高歡在鹽鐵官營後,並沒有像以前的朝代一樣,利用壟斷鹽鐵經營來賺錢,而是盡力壓低鹽鐵的價格,讓老百姓吃上低價鹽,用上便宜的農具。

在這種政策下,朝廷雖然少了筆收入,但是由此帶來的社會穩定,卻讓朝廷維持穩定的支援大大降低,反而是划算的。

因為有這個政策在,所以市場上的鹽價很低,小作坊根本不賺錢,只有成規模官營鹽場進行生產,才有微薄的利潤。

在這種情況下,一頭扎進楊州的江南商人,到現在不僅沒賺錢,反而虧了不少。

此前他們為了支援黃宗羲,坐穩議政的位置,並沒有採取行動,可現在時間已經過去大大半年,公民黨的執政地位已經牢固,他們便決心改變這種虧本的狀態。

……

揚州城,西湖會館。

江南地區經過明朝兩百多年發展,形成了不少大家族和大商人。

在乾明交替之際,江南並沒有進行徹底的重新洗牌。

在高歡控制江南之初,這些大家族和大商人遭受了打壓,不過隨著高歡平定天下,發展工商業,他們很快就搭上了政策的快車,比以前更富有更強大。

江南地區計程車紳和商賈,本來就關係密切,而今更是形成了不少小團體。

西湖會,便是江浙商人中,最富有,最有能量的一批商人,組成的一個資本家的共同體聯盟。

他們有這相同的政治傾向,相互之間提供幫助,並希望透過幕後操控公民黨,來獲得利益,建立一個由他們控制的政府。

當然這些都是隱秘進行,事實只有極少人知道,有這個聯盟體存在。

他們的會員也不會輕易暴露出自己的身份,神秘程度堪比共濟會。

這時在會館外,一輛輛豪華的四輪馬車停在外面,隨從們開啟車門,一名名穿著華服的大商人從馬車上下來。

這些商人,每個都身價不菲,都是地方上的首富,或者是有影響力的人物。

西湖會的成員很少,需要達到一定的標準,才會被吸納進來,他們每一個人都是大富豪,或者是社會精英。

因此他們人雖不多,但是卻有著極為強大的力量。

這次他們是以探討淮鹽發展為藉口,召開的一次聚會,真實目的則是商議,怎麼解決鹽價過低,儘快收回成本的問題。

這時眾人下了馬車,一邊走在園林中,一邊談笑風生,最後進入了一間秘密會場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