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應星對於官場的事務也比較厭倦,便欣然接受了高歡的決定。

這時,高歡揹著手,走在工部院內,能夠看見各個房間內,都有院士和工匠在鼓搗著各種器械。

科技院和工科院,科技院偏向於技術和理論的研究,重視基礎科學,而工科院則側重於將科學院的研究理論和技術,轉化為實用工具和器械。

這兩個院是一體,經費除了朝廷撥給,還有商社贊助,以及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專利費用。

兩個院的研究,可以是朝廷撥款,或者商社贊助,向他們提出,希望科技園和工部院,幫他們研究指定的技術,解決他們面對的問題。

也可以是他們研究一種技術後,工部院轉化為可以進入實用的技術、工具和器械,賣給商社和朝廷。

這也就是說,兩院要獲得經費,就需要不斷的研究和製造能夠落地推廣,商人和國家願意花錢的技術和產品。

因為有這個利益關係,有經費和專利費激勵,所以兩院基本已經走進了一個正迴圈,研究技術,獲取經費和專利費,再繼續研究新技術。

以往高歡過來,主要是看新式的軍械,而這次他看見幾名工匠鼓搗著一門後裝線膛炮,卻沒有走過去,而是詢問道:“宋先生,之前朕提過的蒸汽機,進展如何呢?”

宋應星還以為高歡是來看軍械,所以把高歡領來兵科,聽說高歡要看蒸汽機,令他感到有些意外。

在宋應星看來,蒸汽機又大又笨重,而且對煤炭的利用率很低,並沒有什麼實用價值。

他對蒸汽機的評價,是沒什麼用的玩具。

“陛下要看蒸汽機,那要去民科了。”宋應星忙側身道。

當下一行人,來到民科,相比與兵科,這裡無疑要冷清許多,只有少量的院士和匠人不緊不慢的工作著。

這也不奇怪,畢竟這些年來,乾朝的重心一直是戰爭,工部院的研究自然也以軍工為主。

“陛下,蒸汽機在那裡!”宋應星指著遠處,一個有一棟房子高的龐然大物道:“這個東西造出來已經有一段時間,不過工部院認為這個東西,並沒什麼實用價值。”

高歡看了一眼,內心有些失望,眼前的東西與他想象中的蒸汽機差距實在太大了。

蒸汽發明時間很早,起源也不是歐洲,瓦特只是改良他它而已。

有據可查的記在,蒸汽機最早起源於古埃及,唯一的作用,就是輔助開關金字塔厚重的石門。

中國最早類似蒸汽機的器械,則出現在漢朝,不過中國與埃及的蒸汽機,都因為使用的場景太少,沒有什麼實際運用的價值,而沒有繼續發展下去。

高歡看著眼前的龐然大物,當即吩咐道:“宋先生,讓它動起來,朕要看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