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歡看向孫傳庭,沉聲問道:“愛卿怎麼看?”

孫傳庭道:“回稟陛下,這種情況在臣的意料之內。避而不戰,拖延時間,對於準格爾而言,是他們最好的選擇。這點在出徵前,臣就與陛下討論過這種情況。眼下敵軍果真採取這種策略,那麼於我軍而言,臣以為只有兩個方案。”

高歡正色道:“哪兩個方案?”

孫傳遞道:“其一,尋找到敵軍主力,將其擊敗,其二,迫使敵軍主力前來決戰。”

高歡皺起眉頭,“這兩個方案都不容易實現吧。特別是第一個,僧格要是打定心思避戰,朕想找到他,不說是大海撈針,也是水中撈月。”

準格爾部以遊牧為主,沒得城池可以讓乾軍佔據,可以趕著牛羊到處跑,甚至可以退到玉滋汗國和沙俄境內,等乾軍一退,再重新殺回來。

對方以騎兵為主,高歡想抓住他,不來個“四正六隅、十面張網”,恐怕逮不住。

孫傳庭道:“要找到僧格的主力,與之決戰,臣以為確實比較困難。因此臣的意思是,迫使僧格主動前來決戰。”

高歡聞語問道:“怎麼個迫使法?”

孫傳庭反問道:“僧格避戰的意圖是什麼?”

高歡眼睛一眯,笑了起來,“自然是想等朕糧儘自退。”

孫傳庭道:“要逼迫僧格決戰,便只需要讓他們認為,我們糧不會盡,也不會退,只要讓他覺得再不出手,我大乾就已經控制葉爾羌,而且不走了,僧格自然會來決戰。”

~~~~~~

天山北麓,必達爾山口西北的斯圖池畔,到處都是一頂頂白包般的軍帳,放眼望去密密麻麻一片,無數牧民和戰馬穿行其間。

中原王朝一旦有了騎兵,遊牧政權便難以在佔據上風。

僧格為了躲避乾朝騎兵的突襲,將準格爾部往西遷徙,最遠躲到了夷播海,也就是巴勒咯什池西岸,遠遠的藏了起來。

而他則率領漠西各部勇士,屯兵於圖斯池畔,司機而出。

三月間,天山之北,氣候依舊寒冷,在準格爾汗帳內,點著篝火,漠西諸部的臺吉和貴族們,都掀了大氅,圍坐在火堆旁邊,商討軍情。

僧格穿著棉袍,帶著粘帽,伸出雙手一邊烤火,一邊沉聲說道:“本汗駐紮於此,乾軍來攻我,本汗便退,他要是不攻本汗,去伐葉爾羌,那本汗就等待他消耗得差不多時,再從必達爾山口殺出,大軍穿過天山殺乾軍一個措手不及。屆時只要斬斷乾軍的糧道,乾人就是鐵打的,也撐不了幾天。”

眾多蒙古貴族聞語,不禁頷首,當年蒙古人西征,時常面對強大的敵人,可最後都能以少勝多,獲得戰爭的勝利,不僅是蒙古勇士驍勇善戰,還是因為用了蒙古人的智慧。

有人笑道:“大汗英明。那乾朝皇帝,發兵來犯,號稱二十萬,以為能嚇住我們,殊不知,他就是個笑話。”

僧格冷笑道:“不錯。他以為人多能夠嚇住本汗,卻不知他的人越多,消耗越大。二十萬人,一天消耗多少物資,本汗看他能夠撐多久。”

說著,他讓人取來馬奶酒,給各人倒了一碗,然後端起酒碗,朗聲激勵士氣道:“來,大家滿飲此杯,預祝我們準格爾大勝!”

眾多貴族仰頭喝下,喝完不禁紛紛大笑起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