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章搖號叫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國安司審理很快,準格爾人行刺皇帝的事件,立時就引起了百姓和軍隊的憤慨。
雖說士紳和財主對高歡沒什麼感情,但是普通百姓對於皇帝陛下的愛戴,卻超過了他們對歷代皇帝。
老百姓心中都有杆稱,知道皇帝對他們好,所以對於準格爾人的行刺行為,極為憤慨。
一時間,準格爾汗國派遣刺客刺殺乾朝皇帝之事,引發了朝野憤怒。
這時民間的情緒起來,無論是中央官員,還是地方官員不能再無動於衷,他們都不願意錯過這樣一次向皇帝陛下表忠心的機會。
在南京的馬士英、黃宗羲等人紛紛發表文章,痛斥準格爾的卑劣行徑,堅決擁護皇帝陛下發兵攻滅準格爾。
犯我強乾天威者,雖遠必誅!
原本不支援出兵西域的聲音,紛紛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對準格爾聲討,強烈要求進行報復的滔天巨浪。
皇帝被人刺殺,要是死了,另說。
現在皇帝沒事,誰敢不支援討伐準格爾,那是安得什麼心?
為了證明自己的忠心,為了表示對皇帝遇刺的憤慨,馬士英等人不僅支援出兵,還自掏腰包,籌集了二十萬銀元當做軍費,以表示對懲罰準格爾的支援。
一時間,乾朝上下,同仇敵愾,各部乾軍也紛紛寫血書請戰。
這使得高歡在關中備戰,迅速取得了進展。
這些年乾朝的精力,主要放在了東北和南洋,對於西南和西北的關注則比較少。
高歡從馬六甲返回大乾時,走陸路經過湖廣湘西,瞭解到一些西南的情況,並開始著手解決西南苗黎的問題。
西北的情況與西南不同,沒有那麼多土司,可是周邊卻有諸多蒙古和吐蕃部落。
這次出征準各爾的同時,高歡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將青海和烏斯藏等地的少民部落,也納入乾朝的統治,墊定乾朝的版圖。
因此乾軍一面備戰,一面向青海、烏斯藏傳話,要求各部落首領,前來長安朝拜,一同對抗準格爾在西域的霸權。
訊息傳播出去,陸陸續續有一些部落首領過來,不過烏斯藏、青海附近遊牧的和碩特諸部,卻大都沒有派人前來。
十二月底,關中之地下起大雪,皇宮被冰雪覆蓋。
高歡站在宮牆上,俯瞰長安城,不禁問道:“有多少部落,派遣使團過來朝拜?”
臨近新年,高歡準備在長安的宮殿,大擺宴席,接見各部落首領。
乾朝這次放出訊息,並非是稀罕各部幾頭牛羊的貢品,而是檢索周圍部落,對乾朝的態度,看看哪些部落親近乾朝,哪些還沒認乾朝當大哥。
孫傳庭穿著官袍,披著大氅,站在高歡身後,沉聲道:“怕是要讓陛下失望了。”
高歡轉頭問道:“這麼說沒什麼人來?”
孫傳庭道:“自前朝遼事起,前朝的精力就放在東北,中原對於青海和烏斯藏諸部的影響力,就逐漸削弱了。我朝雖統一中原,但一時間還改變不了,近四十餘年來中原在西部影響力衰落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