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這個計劃,是要等到年底,開始實行,可是葛朗臺被抓,鴉片走私被查,激化了英乾之間的矛盾,便讓史密斯決定提前推行計劃。

雖說計劃提前,但是史密斯很有信心,以乾朝的情況,只要他切斷馬六甲的航運,乾朝肯定會派遣使者前來談判,求他會到上海,求英國商人回去貿易。

史密斯要看見,傲慢的乾朝人,到時候還能不能那麼傲慢,要讓他們低三下四的求著自己,他才會以救世主的姿態回去。

這樣大英把錢賺了,乾朝人還得感謝自己。

這也是史密斯沒有跟隨商船前往印度的原因,只是他沒想到的是,他沒等來乾朝服軟,請他回上海,卻等來了呂宋國的海軍。

呂宋國是乾朝的屬國,這說明乾朝沒有服軟,與他談判的意思,而是準備強攻馬六甲,掌控馬六甲海峽,徹底拋棄英國,自己打通東西方的海上絲路。

這可就要命了,英國在印度的實力,其實並不算強,一旦乾朝佔據馬六甲,軍艦就能進入印度洋。

現在大英在印度沒有多少戰艦,馬六甲失手的話,肯定競爭不過乾朝。

“開炮!”史密斯大吼一聲,然後一把抓住一名軍官的衣襟,“想辦法派人去印度,告知中國人進攻馬六甲的訊息。再讓人去找柔佛蘇丹,別讓中國人登陸。”

呂宋國的水師戰艦,在海面上氣勢滂沱的排開,輪番開炮,轟擊馬六甲的港口,消滅瀰漫整片海域。

幾艘呂宋國的戰船,滿帆闖入港內,想要進行火攻,卻被英國戰艦的側舷炮和海邊的岸防炮擊沉。

從葡萄牙到英國,西方經營馬六甲幾十年,港灣沿岸建造了三座炮臺,城堡內也裝備了重炮,火炮射程將港口內外的海面無死角全面覆蓋。

呂宋軍一炮,砸在炮臺上,只能在炮臺上崩出一個印子,英國人一炮砸在呂宋軍木質戰船上,船舷立刻就被砸出一個窟窿。

鄭森站在甲板上,看見衝擊港灣的快船被擊沉,也不敢讓艦隊靠得太近,只能遠距離對轟,直到炮管打紅。

海戰打了五天,呂宋軍猛烈炮擊,效果卻並不明顯。

幾天之內,鄭森一面炮擊,一面試圖從別處登陸,但是馬六甲城建造在一座靠近馬萊半島的小島上,易守難攻。

呂宋軍幾次登陸,不是被英軍阻止,就是登陸地點太遠,即便登陸,也不能過河登島。

鄭森見攻擊不起效果,只能選擇暫時撤退。

畢竟水師不比陸師,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食物和淡水,長期飄泊在海上,總有一天無以為繼。

於是,鄭森下令,為了防止英軍偷襲,也為了預防遇見風暴,船隊暫時退到馬六甲海峽對岸的巨港,等待鄭芝龍的大軍過來。

馬六甲城堡上,史密斯的望遠鏡中,呂宋國艦隊的桅杆消失在海平面上,不禁讓他鬆了口氣,急忙下令,“清點炮臺,加強防守。”

在吩咐完後,史密斯則轉身進入城堡內,開始給護國公克倫威爾,以及英國東印度公司高層寫信,詳細訴說可恥的中國軍隊不宣而戰的訊息。

英國人其實並沒有做好與乾朝進行戰爭的準備,史密斯必須讓英國做好準備,來迎接舊世界霸主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