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帳內聯軍眾將議論紛紛,卻沒有人說出個策略來。

這時徐以顯道:“陛下,這次高歡發兵匆忙,乾國的準備並不充分。若是乾朝完全動員起來,臣以為高歡至少能夠調動五十萬大軍進攻關中。”

大帳內,聯軍眾將都倒吸一口涼氣,高歡若是動用五十萬大軍,那麼聯軍將沒有取勝的希望。

高歡的計劃,是在冬季發起攻勢,可是因為張獻忠出兵關中,高歡只能提前發兵。

此時才到三月,乾國對於出征,確實沒有做好準備,只是匆忙調集三十萬大軍參戰。

若是給乾朝三個月的時間準備,高歡完全可以調動五六十萬大軍,同時進攻關中和西國。

張獻忠沉聲道:“既然如此,決戰拖得越久,對我們而言,便越不利。”

徐以顯頷首道:“陛下英明,因此臣為我們要一面令荊州和漢中之軍威脅湖廣,牽制乾朝繼續向關中增兵,一面對高歡發起猛攻,在關中乾軍徹底壓倒我們之前,擊敗高歡的大軍。”

張獻忠扭頭看向李際遇,問道:“你覺得如何?”

李際遇基本認可徐以顯的分析,沉聲道:“我沒有意見,贊成儘早決戰。乾國富庶,戰爭拖延下去,不用乾軍進攻,錢糧難以為續,就能讓我們崩潰。不過,我還有幾個建議。”

張獻忠沉聲問道:“什麼建議?”

李際遇道:“第一,派快馬向清廷請援。他們出兵的話,多少能夠為我們分擔一些壓力。第二,派人去見鄭芝龍,看能否策反,讓他背叛高歡。”

若是沒有人牽制高歡,乾朝的兵馬和物資,源源不斷的進入關中,唐西聯軍根本扛不住。

清軍現在退守關外,相對安全,不過一旦高歡統一關內,必然要和清軍算帳,屆時他們就是孤軍奮戰。

因此面對高歡與張獻忠和李際遇在關中進行的決戰,清軍肯定願意出兵干涉,至少能為唐西聯軍,牽制住河東和河北的乾軍。

至於鄭芝龍,他已經歸降高歡,向高歡稱臣,未必會背叛高歡,不過派個使者而已,反正沒多大損失,萬一成功卻能給高歡極大的打擊。

張獻忠微微頷首,“這兩個建議,朕以為都可以一試。”

這時徐以顯卻道:“陛下,臣以為對於鄭芝龍,不僅要派使者勸說,還要派人散播鄭芝龍有意反叛高歡的訊息,甚至派死間進行離間。”

張獻忠捋了捋鬍鬚,“這件事交給丞相去辦。”

面對強大的乾朝和難以戰勝的高歡,張獻忠和李際遇是什麼招數,不管有用沒用,全部都給他用上。

(求月票,推薦,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