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陛下!乾軍以過臨潼,距此二十里!”

灞水西岸,遍佈聯軍的營壘,無數聯軍士卒穿行於營地之中。

張獻忠和李際遇騎馬駐立在灞水西岸,聽著斥候的稟報,並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讓斥候繼續探查。

灞水發源於藍田縣,是渭水的支流,在丟失潼關後,關中無險可守,聯軍只能在灞水佈防,阻止乾軍靠近長安。

“報!陛下!乾軍距此十里!”

哨騎不時奔回,稟報著乾軍的最新動向,張獻忠和李際遇身後的一群戰將,聽見乾軍越來越近,不少人下意識地攥緊了手中的刀柄,臉上露出緊張又凝重的神情。

這時張獻忠拿起千里鏡,觀察灞水東岸,已經可以看見遠處乾軍的旌旗,還有浩浩蕩蕩的隊伍。

李際遇則看見己方的斥候遊騎,在東岸的曠野上,與乾軍哨騎遊鬥,雙方的騎兵在“砰砰砰”的槍聲中,不時墜馬。

在東岸廣闊的曠野上,四處可以看見散落的戰馬,還有墜亡的騎兵屍體。

“陛下,乾軍已經兵臨灞水,讓斥候撤回西岸吧!”李際遇提醒道。

張獻忠聞語微微頷首,李定國連忙揮手下來,西岸響起“噹噹噹”的鳴金聲,正與乾軍遊斗的聯軍斥候,便紛紛拔馬,透過浮橋撤回西岸。

這時高歡正領著大軍前進,斥候賓士過來,“啟稟陛下,張獻忠和李際遇在灞水西岸下營,敵軍斥候全部撤到西岸!”

高歡聞語遂即揮手道:“傳令大軍原地下營,諸將隨朕觀察敵陣!”

高歡一聲令下,大軍便逐漸停下,而他則率領近千騎兵,繼續向前,來到灞水岸邊觀察敵陣。

這時高歡等人駐立岸邊,目光遠眺灞水西岸,只見一片無邊無際的營帳。

雖然不清楚營地內有多少兵馬,但大概估算一下,恐怕不會少於乾軍。

“陛下!敵軍住防西岸,我們的臼炮和開花彈,便難以發揮效果了!”孫傳庭看了一眼聯軍營地,沉聲說道。

乾軍的火炮和開花彈雖然犀利,但畢竟已經不是新東西,已經問世四五年的時間,西、唐、清都有仿造,只是效果和裝備規模不如乾軍。

畢竟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火炮不是窮國玩的起滴。

不過,他們雖然沒有乾朝這麼多火炮和開花彈,但是在捱揍中也有了經驗,有了一些防備乾軍火炮,限制乾軍火炮發揮的辦法。

這其中利用江河阻隔,使得乾軍無法靠近架設臼炮,然後放棄河灘,便是一個辦法。

高歡目光掃視對岸營地,卻笑道:“孫卿不用著急,潼關在朕之手,朕的軍隊和物資能夠源源不斷的運入關中,而唐國貧瘠,西國要從四川運輸錢糧和軍械,補給遠不及朕方便,該急的是他們!”

在高歡窺視聯軍營地時,張獻忠和李際遇見乾軍在東岸下營,張獻忠遂即扯動馬韁,“走,回去商議破敵之策!”

(求月票,推薦,追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