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邦傅是個投機者,他對於孫可望並沒有防備,覺得什麼都可以談,沒想到孫可望居然會在他府邸直接殺人。

孫可望在西國乃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要叛亂,安南的文武都無法阻止。

對孫可望而言,唯一的問題就是控制軍隊,只要找個藉口,把陳邦傅殺了,就像是袁崇煥殺毛文龍一樣,毛文龍的屬下根本沒有辦法。

他殺了陳邦傅,然後用平東王的身份,壓服眾將,這便是他的勇氣和智慧。

突如其來的變化,讓在場士卒全懵圈了,任誰也想不到,自家大帥居然會被孫可望殺掉。

孫可望見陳府的護兵遲疑不前,又聽見府外的聲音,於是又大喊:“總兵府已經被孤的人包圍,你們是願意追隨叛賊,還是跟著孤?”

手持戰刀的侍衛,也大聲喊道:“現在願意跟著殿下,繼續為朝廷效力的就放下兵器,要做叛賊的便格殺勿論。”

陳邦傅一死,陳府家丁的主心骨垮了,而這時孫可望的人又圍了府邸,陳府的家丁便只能紛紛表示聽從孫可望的調遣。

孫可望見此十分滿意,遂即讓人收拾現場,控制城內,然後召集河內諸將過來,宣佈陳邦傅叛國。

這些天孫可望廣撒黃金起了效果,再加上他平東王的身份,眾將根本不敢質疑,只有幾名陳邦傅的心腹,質疑孫可望擅殺大將,卻都被孫可望的護衛拉出去砍了。

孫可望控制了軍隊,然後給全軍多發一個月軍餉,立時全軍擁戴,迅速控制了河內,然後派遣兵馬斬斷與廣西的聯絡,並派人前往廣州報信,自是不提。

……

在孫可望捲走西國十萬兩黃金,並在河內奪權之際,朝鮮也發生了一件大事。

只不過,與河內有利於西國而言,朝鮮發生的大事,卻對乾朝極為不利。

此前高歡將多爾袞送到朝鮮,並資助朝鮮義軍反清,朝鮮的起義很快席捲了大半個朝鮮,取得空前的勝利。

豪格擔心多爾袞等人的影響力,會導致大批八旗追隨多爾袞投靠乾朝,導致滿清分崩離析,所以親自率兵入朝圍剿,發誓要親手宰了多爾袞。

不過,清軍進入朝鮮後,作戰卻並不順利,豪格雖很快就奪取了平壤,可之後戰事就陷入了僵局。

朝鮮一地多山,清軍兵力不足,無論進山圍剿,清軍的補給遭遇朝鮮人的襲擊,導致清軍的攻勢被擋在漢城之北。

朝鮮軍得了乾朝的資助,又有多爾袞和滿兵的幫助,戰鬥力在戰爭中迅速提升,他們採取北守南攻的策略,防守住清軍後,便擊退荷蘭人,並開始向全羅道逼近。

荷蘭人裝備雖然先進,戰力雖強過朝鮮人,但畢竟人少,很快就被壓縮到朝鮮南部區域。

這使得清軍上下十分焦急,而與此同時,清軍得知了乾西開戰的訊息,也讓豪格和清廷內心感到焦急,害怕乾軍滅亡西國後,轉頭來攻擊清軍。

在這種情況之下,為了儘快平定朝鮮,清軍在荷蘭人牽頭下,與德川家取得聯絡,願意將朝鮮南部讓給德川家,換取德川家出兵朝鮮,幫助清軍平定朝鮮的叛亂。

江戶城,驛管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