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做為物價的風向標,不到半個月,就從一兩漲到了二兩五錢,並且還在持續上漲,百姓很快就要吃不起了。

雖說西國官府釋出告示,宣傳西國各地的平準倉庫,儲糧充足,但還是有人意識到,隨著乾朝的糧食斷供,西國已經錯過種糧的時節,今歲秋糧也不理想的情況下,西國極有可能發生饑荒。

隨著各種謠言在成都傳播,西國的有錢人和權貴,為了備荒,開始囤積糧食,而他們的行為,又加劇了糧價的上漲,令普通百姓和幾十萬礦工和軍屬更加難以獲得糧食。

成都西市,幾家店鋪前,百姓排起了長隊,購買著糧食。

這時店鋪前,忽然一陣騷動,百姓對於糧商臨時加價,感到不滿,與店鋪掌櫃和夥計發生了衝突。

就在兩方將要大打出手,即將發生暴動時,一陣清脆的哨聲響起,大隊頭戴斗笠的衙役,拿著木棍跑過來,將暴動的百姓驅散,維持住了街道上的秩序。

張獻忠站在街道旁,看見這一幕,一張黃臉變得鐵青。

徐以顯道:“陛下,現在國內糧食短缺,必須要想辦法應對啊!”

徐以顯很早就向張獻忠提示了風險,不過張獻忠對孫可望頗為信任,再加上在孫可望的改革下,西軍的軍力確實有所提升,所以張獻忠並不以為意。

此外,孫可望回到西國後,很快與右相汪兆麟等人勾結在一起,讓他們在與乾朝的貿易中大發橫財,成了西國境內的買辦階級,而汪兆麟等人的支援,也使得張獻忠沒有在意徐以顯等人提示的風險。

張獻忠黑著臉,“回宮再說!”

西國皇宮,問政殿內,張獻忠坐在皇位上,徐以顯站在一側,孫可望跪在地上。

“茂堂!成都城內糧價飛漲,你有什麼話說?”張獻忠黑著臉。

孫可望忙行禮道:“陛下,軍事改革,提升大西軍力,需要招募大批青壯從軍,還有投入到軍工、冶煉產業,從而影響農業生產,陛下您是知道的。本來臣透過向乾朝購買糧食和物資,來解決物資短缺的問題,可是定國堅持要主動攻擊乾朝,引得乾朝斷了商道,臣也沒有辦法啊!”

張獻忠聞語皺起眉頭,出兵湖廣,張獻忠也是贊成的,孫可望確實阻止,這事確實不能怪他。

孫可望沉吟一陣,嘆氣道:“好,藉口就不說了。現在朕問你,可有辦法解決糧食短缺的辦法?”

四川天府之國,若是時間允許,只要豐收一季糧食,就足夠西國之用,可是現在已經入秋,要增加糧食種植,只能等到明年春耕了。

張獻忠從徐以顯口中得知,從各州縣糧食種植的情況來看,今歲許多州縣都可能欠收,若是不能弄到糧食,西國恐怕會出現糧荒。

現在乾西正在交戰,而糧食就是人心,西國一旦發生饑荒,引發動亂的話,恐怕會給高歡可乘之機。

孫可望連忙說道:“回稟陛下,臣已經有了解決方案,便是從東籲,還有南洋購買糧食。”

張獻忠皺眉道:“從南洋買糧?這靠譜嗎?”

孫可望道:“陛下放心,這件事情是臣的失誤,臣一定設法補救。南洋一地,水稻一年三熟,糧食充足。臣在乾國時,曾與一些海商有關係,臣決定親自去安南,帶著黃金,去為大西購買糧食!”

現在安南在西國手中,而安南一地,確實盛產糧食。

此時,安南的糧食,主要供給廣西的駐軍,而安南附近的占城、真臘、南掌、暹羅等地,確實也都產糧,應該能夠滿足西國的需求。

張獻忠聽了孫可望的話,稍微沉吟片刻,便舒展眉頭,“好!這件事情朕就交給你去辦,你務必為朕購買一批糧食回來!”

孫可望連忙行禮,他低著頭,目光閃爍道:“臣定不辱使命!”

(求月票,推薦,訂閱,大家多投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