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孫可望的抉擇(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時眾人入殿,張獻忠已經高居御座之上,於是各人再行大禮參拜,高呼萬歲。
張獻忠手虛脫,“都平身吧。”
張獻忠顯得頗為高興,他待一班文武大臣們起來,遂即笑著指著皇太子道:“可望,這是太子,有七年沒見了吧!”
說著又指著孫可望對皇太子道:“這是你義兄!”
本來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齊四人都跟張獻忠姓張,不過張獻忠有了皇子之後,擔心四個義子覬覦皇位,同時也為了告訴文武大臣,自己要傳位給皇太子,便讓四人改回本姓。
孫可望連忙給皇太子行李,“臣孫可望拜見太子殿下!”
皇太子懂事道:“皇兄不必多禮!孤尚年少,今後還請皇兄多多教誨!”
等兩人見禮後,張獻忠笑道:“今日召眾卿來,只為兩件事情,一是可望歸來,朕心中十分高興,召集大家聚一聚,二是想聽聽可望在乾國的見聞,分析下如今局勢!”
孫可望做到乾朝布政使,還做過應天知府,算是乾朝重臣,對於乾朝內部的情況,還有國力,肯定是會比張獻忠等人清楚。
西國是從外部看乾朝,只能看個表面,而孫可望則從內部觀察過乾朝,對於乾朝內部的矛盾,政治格局,還有國家的運轉,理解必定都超過他們。
張獻忠看著孫可望道:“可望,你在乾國七年,給大家說說吧!”
孫可望聞語,走到大殿的中央,行禮道:“陛下,那臣就口出狂言了!”
張獻忠眉頭一挑,“你說,朕今日就是要聽你的想法,你大可直說,朕恕你無罪。”
這些天,孫可望答應高歡來西國做間諜後,其實內心一直再做鬥爭。
他在乾朝,雖然有高歡的信任,但是西軍出身的身份,讓他在乾朝當官屢遭排擠,做官並不順利。
另外,乾朝人才眾多,他在乾朝的競爭壓力很大。
上面有李巖、周延儒、堵胤錫、高名衡、孫傳庭這些資歷老的壓著,不曉得他們合適退下來,下面有夏完淳、張煌言、張家玉、陳邦彥、黃宗羲、顧炎武等冉冉上升的政治新星與他競爭。
這就導致,他想要實現自己的政治野望,可以說十分困難。
在西國則不一樣,他放眼看去,李定國強於軍事弱於政事,徐以顯則反過來,除此之外,連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若是他為西國做事,用不了多久,肯定能夠恢復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
這讓他一時間難以決定,是幫助高歡,還是幫助張獻忠,不過在他看見西國皇太子已經九歲後,心裡邊有了決定。
還是乾朝的政治有意思一些,鬥爭雖然激烈,但平臺夠大,比西國更有魅力,更能實現自己的報復。
這時孫可望聽了張獻忠的話,遂即抬起頭來,目光凌厲的掃視眾人,語出驚人道:“陛下,恕臣直言,大西已經全面落後乾國。大西要守住西南半臂江山,便必須進行徹底的改革!”
(求月票,推薦,追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