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軍佔據旅順後,不僅是遼河平原遭到乾軍威脅,渤海也幾乎被乾軍封鎖。

乾朝水師靠著登萊和旅順,可以做到徹底封鎖渤海海峽,使得荷蘭人商船,無法抵達三岔河口,只能在朝鮮靠岸。

豪格與洪承疇商議後,決定在蓋州營造要塞,同時將在朝鮮全羅道,擇一地租借給荷蘭人,積蓄力量後,再反攻旅順。

在清軍退到蓋州之時,高歡也回到了旅順。

這時高歡站在稜堡上,看著旅順口,發現了港口的一個缺陷。

這座港口,乃是荷蘭人畫的圖紙,風格上接近西方,港灣內有碼頭、倉庫、炮臺、營房、稜堡。

高歡問道:“你們覺得這港口如何?”

沈廷揚看了看,沉聲說道:“各處都好,唯一的缺點就是,這稜堡能駐紮的人馬太少。”

高歡微微頷首,西方的堡壘,只是保護領主和貴族,堡壘只有軍事用途,駐紮不了多少人。

中國的城池,將百姓也保護起來,一座城內容納數萬,甚至十餘萬人都是常有的事情。

荷蘭人少,清軍建造的稜堡,是為他們建造,最多容納兩三千人。

這樣一來,乾軍就有大批兵馬,只能駐紮在稜堡之外,而一旦清軍攻擊旅順,沒有城池依託的大軍,將會十分危險。

這時黃得功道:“陛下,臣以為守旅順口,必守南關。那裡地形狹窄,只需築造一道長十多里的關牆,就能將清軍擋在北面。此外,有了這道牆,南關之南的土地,完全可以用來軍屯,減輕朝廷補給的壓力。”

高歡聞語看向沈廷揚,問道:“愛卿以為如何?”

沈廷揚看向港內忙碌的朝鮮民夫,微笑道:“陛下,臣以為可行!現在旅順有這麼多朝鮮民夫,正好可以讓他們在南關建造一道關牆!”

高歡微微頷首,“那就這麼辦吧!”

這時眾人正在交談,揚彥匆匆走過來,稟報道:“陛下,河東秘奏!”

高歡聞語一愣,揮手讓眾人退到一邊,接過奏疏檢視,奏疏是孫可望所寫。

一般而言,地方官的奏疏,都先送到內閣,不會直接送到高歡面前。

能夠直接與高歡交流,奏疏能夠繞過朝廷,直達高歡手中的,只有擁有秘摺奏事之權的大臣,或者高歡的眼線。

當初高歡讓孫可望前往河東擔任布政使,孫可望特意在路上堵住了高歡,向高歡要了秘摺奏事之權。

這一年來,孫可望雖有此權,卻並沒有給高歡上過一封奏疏。

孫可望有權不濫用,遇見小事自己就解決了,不給高歡找麻煩,在高歡心中孫可望完全是一個能吏的映像。

現在孫可望突然上書,肯定是遇見了他自己解決不了的麻煩。

高歡拿起奏疏,掃視了一遍,眼睛頓時眯了起來。

此時在京師,石開失魂落魄的從大乾銀號內走出來,然後一屁股坐在地上,臉上寫滿了絕望。

(求月票,推薦,追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