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宗第按著高歡的命令,去偷襲漢中,卻不想撞見了張獻忠準備偷襲湖廣的軍隊。

兩軍在陝西和湖廣交界的鄖陽府境內遭遇,發生了對持和激戰。

於此同時,鎮守荊州的西國撫南王劉文秀,興兵六萬,詐稱二十萬,順江東下攻打嶽州,威脅武昌,開闢了乾西之爭的第二戰場。

此時,關中之地,唐西聯軍將高歡擋在灞水之東後,李際遇抽調各地援軍,增強聯軍實力,又得兩萬兵,唐西聯軍的兵力達到三十萬人。

當然高歡也沒閒著,派遣劉宗敏渡過渭水,殺入同州境內,接應馬士英和黃得功渡過黃河,河東的五萬乾軍也進入了關中地區。

這使得高歡的兵力,達到二十五萬人,與此前兩軍八萬人的差距相比,反而將兵力差距縮短到五萬人。

時間到三月中旬,戰局繼續向不利於聯軍的方向發展,已經動員起來的乾朝,不斷向關中運輸的糧食和軍械,讓聯軍內部逐漸產生了焦躁不安的情緒。

這時,張獻忠和李際遇領著一群人,在灞水西岸巡視,忽見一群唐軍士卒聚集在一起正議論紛紛。

張獻忠見此微微皺眉,“你們在做什麼?”

幾名唐軍士卒聞語一驚,連忙低頭垂首,為首一人結巴道:“沒什麼~小的們什麼也沒做~”

張獻忠眯著眼,發現那軍官手放在身後,於是看了身邊護衛一眼,兩名甲士立刻上前,從那軍官手中,奪來一份白絹。

“陛下!”甲士雙手呈上。

張獻忠接過來一看,頓時面露不善,冷著臉對李際遇道:“這是你的人,你來處理吧!”

張獻忠採用徐以顯的計謀,離間高歡與鄭芝龍,讓高歡因為擔心鄭芝龍,不敢從江南調兵增援關中之後,高歡立刻進行了還擊,向唐軍營地射了數千份招降信。

高歡與孫傳庭等人商議後,認為張獻忠和西軍,還想著與乾朝抗衡,平分天下,所以西軍暫時無法被招撫。

唐軍則不同,他們已經失去爭天下的資格,而且高歡已經探知了,張獻忠和李際遇之間的協議。

唐國將關中讓給張獻忠,戰後李際遇率軍撤往隴西,當一個三流的割據勢力。

這樣的結果,唐軍士卒未必甘心,肯定有不少人不願意放棄信,夜晚投到西岸的唐軍和西軍營地,許諾唐軍士卒只要歸順大乾,乾朝可以將土地繼續給他們承包租種。

這使得看見書信的唐軍,心中難免動心,而西軍拿到書信,自然交給了張獻忠。

徐以顯一看,便知道這是高歡的報復,乃是高歡的離間計。

如果張獻忠置之不理,唐軍士卒內心動搖,若是張獻忠進行處理,許諾唐軍士卒可以繼續保有現有的土地,便等於挖李際遇的牆角,李際遇自然不滿。

因為張獻忠這樣許諾,唐軍士卒在戰後,必定不會跟隨李際遇前往窮得叮噹響的隴西,多半會選擇留在信,嚴禁私藏,並堅稱這是高歡擾亂聯軍的卑鄙之舉。

現在張獻忠下令之後,還有唐軍士卒私藏書信,並聚眾議論,便讓張獻忠十分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