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城被圍困四個月之後,城中能吃的基本都被吃光,糧食開始緊缺,木柴也燒去大半。

城中的清軍逐漸陷入絕望,陸續有人墜城而出,向乾軍投降。

時間到八月底,出城投降的清軍,已經多達三千餘人。

高歡從降軍口中得知,城內老鼠都被吃完,用不了多久,便要開始吃人了。

這讓高歡覺得,解決河東問道的時間到了。

在這四個多月的時間內,乾軍、唐軍、清軍三方都按兵不動。

這時隨著時間的推移,各方的心態,逐漸出現了變化。

這其中高歡的無疑最穩,對乾朝而言,李際遇和豪格能來,就利用河東之戰,消滅兩國的精兵,打出一個長平之戰的效果。

屆時河東大戰結束,乾國便能摧枯拉朽般,平定關中,巴蜀,實現五年平定漢地的目標。

若是李際遇和豪格都不來,那麼便按部就班,困死太原之後,再發兵攻取關中。

只不過,沒在河東消滅唐軍精銳,要攻取關中可能要付出一定代價。

不過,對於高歡而言,不論何種情況,都是乾軍取得勝利。

八月底,河東天氣轉涼。

這時,在乾軍大營內,高歡召集眾多屬下進行商議,決定結束河東之戰。

高名衡笑道:“太原被圍四個月,城中糧食幾乎耗盡,臣以為李際遇應該快沉不住氣了。”

高歡捋了捋鬍鬚,“愛卿具體說一說你的看法!”

大帳內眾多將領在城下待了四個多月,骨頭都快生鏽,都有些迫不及待的趕緊結束戰爭。

袁時中、郝搖旗等將,都目視著高名衡,要聽一聽他的分析。

高名衡道:“回稟陛下。在我軍圍困太原之初,李際遇作壁上觀,等待阿濟格消耗我軍,可我軍掘壕鎖城,並未攻擊太原,便不存在什麼損耗。這點想必唐軍的斥候也發現了,李際遇應該知道自己的盤算落空。”

高歡微微頷首,微笑著接過話頭,“之後,那李際遇估計是又想著朕久屯城下,糧草必定消耗巨大,於是便等著朕糧盡而退,可是李際遇小看了朕的實力。大乾這些年風調雨順,沒有發生大的災荒,軍倉、府倉、義倉中都堆滿了存糧,朕的糧食源源不斷的送進河東,朕沒有缺糧,太原反而缺糧了。現在眼看太原將要糧盡,李際遇必定急了。”

高名衡道:“陛下英明。現在李際遇等待我軍糧盡的盤算又落空了。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太原隨時可能因為糧盡被我軍攻陷,李際遇便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若是他向太原進軍,又難以取勝,若是他退軍,等太原陷落之後,我大乾必定多路伐唐。”

高歡點了點頭,“愛卿分析的很有道理。現在李際遇確實進退兩難,朕如何才能給李際遇一點勇氣,讓他領兵前來,向前邁一步呢?”

高歡雖然能夠收取太原,但還是想利用太原,消滅唐軍精銳,可李際遇現在又沒膽子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