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伊達軍偷襲(第1/2頁)
章節報錯
沈廷林是乾朝登萊巡撫沈廷揚的族弟,來到蝦夷島已經三年的時間。
在抵達蝦夷島後,經過他的努力,乾朝在蝦夷島西南部站穩了腳跟。
他禁止乾軍劫掠島上的阿伊努人,調解阿伊努人部落間的矛盾,又辦集市與他們交易,使得骨嵬城和北面庫頁島上的庫野城,發展成了兩座海島上的經濟中心。
高歡對於沈廷林有過教誨,乾朝是天朝上國,文明的燈塔,文化與西方殖民者不同,他們是劫掠和屠殺,而天朝上過應該給海外帶去文明,建設海外拓殖地,讓歸化民有更好的生活。
歷代以來中國文化,都是愛好和平,講究施行仁政,讓中國的百姓去燒殺擄掠,中國世代以來的形成的價值觀不允許亂殺無辜,國內也會反對過多的殺戮。
高歡反感西方殖民者,不能把自己變成殖民者,為了讓國內支援,乾朝出海必須是開發海外,建設海外,幫助世界人民,抵禦海上“蒙元”的進攻,做文明的守護者。
鋤強扶弱,除暴安良,向弱小的人提供幫助,歷來是乾朝的美好的品德,也是一個負責大國的基本素養之一。
高歡給自己的定為是仁義之師,與西方反人類匪幫,是截然不同的。
當然,誰要是阻擾、破壞乾朝在海外的建設,阻止海外的百姓,接受王化,迎接更好的生活,那麼乾朝必然要堅定的將其消滅。
七月時,招商船運公司的商船,剛抵達骨嵬城,帶來了大批貨物,引得各部落紛紛前來交換。
這使得骨嵬城格外熱鬧,每天都有阿伊努人前來交易,使得城外的集市,聚集了上千人。
因為乾國的商船,一年才來兩次,所以每當商船到後的一兩個月內,便是交易的活躍時期,街市上熙熙攘攘,人流如織,各部落的商隊,還有附近的民眾,紛紛趕來交換物資。
這天沈廷林穿著一身常服,來到街市上,沿街的店鋪前都擠滿了前來購買貨物的阿伊努人,甚至還有本州島來的倭人。
此時的街市上有乾朝的國營商社,也有阿伊努人和倭人的地攤。
在國營商社前,許多阿伊努人正拿著毛皮,交換著乾朝來的布匹、瓷器和鐵鍋。
這些國營商社的掌櫃,每年的薪俸都與銷售額掛鉤,所以不存在“保證不打顧客”的行為,對於來貿易的人,都是笑臉相迎。
楊廷林在市場轉了一圈感覺比較滿意,三年來集市慢慢發展,已經逐漸形成一片聚集區,用不了多久,就能發展成一座城市。
這時他正在街道上走著,目光撇見幾個倭人坐在地上擺攤,可對於前來詢問的乾朝人卻愛答不理。
沈廷林閱人無數,一看這些倭人,就不像是來做生意的,於是走上前去,見他們的攤位前擺放著幾把倭刀。
現在日本能夠出口的產品,也就倭刀、紙扇,還有倭女,其它都不值一提。
“這些倭刀我全要了。”沈廷林用帶著陸奧口音的日語說道。
蝦夷島與陸奧和出羽兩地只隔著一道海峽,常有那邊的日本人來蝦夷島貿易。
那幾名倭人聽見沈廷林的話語,身體微微一滯,抬起頭看了他一眼,卻收起攤位,“這些刀,我們不賣了。”
語畢,幾名倭人便收起攤位,帶著倭刀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