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周延儒比較圓滑,還貪汙受賄,但是他能夠明白自己的心意,把自己交代的事情辦好。

這種大臣不能委以治國的重任,無法向李巖一樣,堅定的執行自己的政策,進行社會改革,但是卻能幫高歡解決一些李巖辦不好的事情。

“愛卿之言,深得寡人之心。”高歡笑道:“那國號的事情,愛卿就與幾位議政商議,拿出幾個方案來!”

周延儒行禮:“臣領命!”

高歡繼續道:“另外一件事,便是新朝官制!明朝的內閣和六部,顯然無法滿足社會的發展,滿足不了天下的治理。這裡寡人提幾個意見,第一是要增設理藩院、陸軍衙門、水軍衙門、商務部、交通部、教育部、中央銀號、工科院等等部門,要將官府職能細化,同時要注意精簡官僚隊伍,不能造成部門臃腫。這件事情,你通知議政院拿出方案。”

周延儒連忙頷首,知道這事個大事。

高歡繼續道:“其次,要完善全國官紳軍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件事你通知李巖拿出方案!”

高歡與周延儒在亭中長談,吩咐著周延儒去操辦登基前,需要準備的各種事宜,以及提前做好新朝建立後的改革方案,然後便是等待南邊傳來訊息。

時間一慌到了六月底,弘光帝昭告天下,大讚高歡功績,同時陳述自己身體不適,想要退位讓賢,召梁王來南京商議禪讓之事。

旨意發出後,天下震驚,不過也都覺得理所當然。

這些年來,在梁國的治理下,明朝早就談出了百姓的視野,要不是朱由崧突然發旨,不少百姓都忘記了,還有個明朝皇帝在南京。

高歡接到旨意,自然不能立馬答應,而是發檄文表示,自己是明臣對皇帝陛下忠心耿耿,沒有稱帝的野心,讓皇帝陛下接著幹,不要心存疑慮。

朱由崧看了高歡的檄文,只能再次下旨,讓高歡進京,表示天下只有梁國能夠領導,百官也跟著上書,擁戴高歡稱帝。

這一來二去,天下人人皆知,有人覺得梁王仁義,有人卻被高歡的表演,給整吐了。

這個人就是唐國皇帝李際遇,他覺得高歡既要當婊子又要立牌坊,完全是噁心自己。

看著高歡標準的篡位操作,李際遇只覺得當初自己實在是太粗暴,太沒文化了。

現在李際遇在唐國的名聲並不好,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殺了李自敬,還有李氏族人。

說到底,高歡是小地主的兒子,他老李還是吃虧在沒文化上,不會這樣演戲。

高歡並不知道,他按著周延儒給他設計的篡位流程走,刺激到了李際遇。

這時高歡正等朱由崧主動發第三道詔書後,便準備啟程回京,不過南京的第三道詔書沒到,卻有一個訊息從朝鮮傳來。

紫禁城外,黃廷領著一名朝鮮官員,來到宮門外,囑咐道:“見了君上,知道該怎麼說吧!”

朝鮮人連忙頷首,“上官放心,小人知道怎麼稟報。”

(求月票,推薦,追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