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線剛被突破,西線又遭受梁軍攻擊。

現在東西兩路梁軍,就像是一支大鉗子,要封鎖豪格撤退的道路。

節堂內眾多清將驚聞噩耗,眾人驚懼,議論紛紛,有的提議立刻揮兵撤退,有人說乾脆向南進攻圍魏救趙。

豪格黑著臉,站在大堂內,他知道隨著梁軍從東西兩路突破,清廷已經無法繼續轉移人口和物資,該考慮的是怎麼逃命了。

現在梁軍實力強大,他即便向南擊敗了高名衡,一旦等高歡兵馬趕來,而他撤退的關隘又被梁軍佔據,那麼他便是死路一條。

因此沒有什麼圍魏救趙,只有趕緊奔逃。

想到此處,豪格終於下定決心,“傳令下去,大軍拔營起寨,搶在梁軍奪取關隘之前出關!”

清軍眾將對於這個命令,都沒有意見,不過鰲拜卻道:“王爺,對面的高名衡怎麼辦?”

豪格目光掃視眾將,各人連忙躲避他的目光,豪格最後盯著跪在地上的高得捷,“高總兵!就由你來斷後,將功贖罪!”

高得捷內心大驚,這是讓他留下牽制梁軍。

豪格皺起眉頭,“高總兵不願意?”

高得捷自然是不願意,一旦豪格撤退,高名衡肯定趁勢進攻,他豈能擋的住。

“回稟攝政王,並非奴才不願為主子效力,只是奴才剛遭大敗,殘兵敗將,恐怕無法阻攔梁兵,誤了王爺大事!”高得捷斟酌話語道。

豪格一揮手,“好說!本王調撥一萬綠營給你!”

“王爺!奴才軍械、物資全失……”

豪格沒等他說完,便朗聲道:“給你留足糧草和軍械,重炮也留給你!”

高得捷砸吧嘴,內心苦澀,知道豪格鐵了心要讓他當炮灰。

“奴才領命!”高得捷只能領命。

豪格見他士氣不高,遂即沉聲道:“本王只要你頂兩天,兩天之後,你便可以撤退。屆時本王記你一件大功。”

豪格知道綠營兵不可靠,擔心高得捷又跑,所以提出只要他守兩天就行。

活該高得捷倒黴,他是吳三桂和洪承疇的人,不是豪格的人。

現在福臨和布木布泰拉攏洪承疇和吳三桂來與他抗衡,豪格在必要的時候,不犧牲高得捷犧牲誰。

軍情緊急,梁軍兩路大軍,一東一西齊頭並進,對於清軍而言,佔局迅速惡化,繼續待在南皮,只能被梁軍包圍。

豪格原計劃是為清廷撤退再爭取半個月的時間,在高歡的大軍進入山東之前,再主動撤退。

現在出關和前往河東的道路,都有可能被梁軍搶佔,他便只能選擇突圍。

當下豪格下令撤軍,八旗各部立刻拔營,鰲拜率領六千騎兵為大軍前鋒,疾馳著向北而去。

豪格則留高得捷率一萬多人斷後,七八萬清軍一夜之間就撤了個乾乾淨淨。

這時豪格一走,留下的綠營兵,立刻人心惶惶,將領們都紛紛急眼了,都表示八旗兵走了,咱們怎麼可能擋住梁兵,不少人立時要求突圍逃跑。

這讓高得捷心急火燎,他得到豪格的命令是斷後,於是表示南皮防禦完善,守兩天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