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軍士卒都不顧生死的救火,城中的百姓見了,不少人都愣住了。

他們是四九城的百姓,這裡是他們的家園,面對大火無情,他們都放棄了,可這支進城的梁軍,卻不顧自身安危,拼盡全力的救火。

年長的老者淚目了,“王師啊!這才是我們的軍隊!”

“老少爺們兒,一起上啊!”有城中的老士紳,振臂大呼。

一時間,城中百姓加入進來,他們拆房屋,堆沙土建立隔離帶,無數人傳遞水桶,一桶桶的水澆上去,大火變小火,最後終於熄滅。

“滅了!滅了!”歡呼聲沖天而起,梁軍士卒和城中百姓高興的跳了起來。

這時城中街道的火焰被撲滅,可是紫禁城內的宮殿還在燃燒。

皇宮中的宮殿都巨大無比,燃燒的火焰沖天而起,灰塵飄揚十餘里。

“救皇宮去!”有人高呼一聲。

城中百姓拿著工具,挑著水桶浩浩蕩蕩的往皇宮趕,已經出城的百姓,聽見城內的動靜,也都紛紛返回。

這時紫禁城內,奉先殿外,百姓和士卒排起一條條長龍,傳遞著水桶。

紫禁城作為皇城,宮殿眾多,在建造時就要考慮,防雷、防火,每個宮殿都間隔一定得距離,廣場上還有大缸,盛滿了滅火用的水。

不過,這些只夠對付小火,像這樣人為縱火,加上已經燃燒起來的大火,便無無能為力了。

梁軍士卒和百姓們與烈火搏鬥,整個一天一夜的時間,終於控制住火勢,建立出隔離帶。

幾座被點燃的宮殿,逐漸燃燒殆盡,大火慢慢變小,最後變成了殘垣斷壁一片焦黑中的縷縷黑煙。

清晨,紫禁城和內城的街道上,到處都是累癱了士卒和百姓。

這時,袁時中坐在一片廢墟前的臺階上,元珪走過來沉聲道:“都督,城中大火已經撲滅!”

袁時中問道:“情況如何?”

元珪道:“多虧了百姓幫忙,城中街道和宅子,只燒燬三城,宮殿則燒了六座。雖說損失不小,但皇宮和北京城算是保住了,沒有燒成一片白地。”

袁時中撥出一口氣,“萬幸啊!若不是百姓,光靠我們肯定救不了北京城。”

梁軍不熟悉北京情況,在百姓和士紳加入後,情況才逐漸好轉,他們尋找水源,建立隔離帶,傳遞水桶,正是在他們的幫助下,大火才得以控制和撲滅。

元珪也感嘆幾句,遂即卻道:“督師!現在大火已經撲滅,是不是讓百姓離開皇宮!”

袁時中站起身來,掃視四周,好傢伙,只見原本不少躺在地上的百姓,不知到什麼時候已經紛紛起身,在廢墟中尋找著東西,然後悄悄揣進懷裡。

袁時中眉頭一挑,心中無奈的發笑,連忙揮手,“讓他們立刻撤出去。若是不加以控制,他們能夠把紫禁城的磚頭都搬回家去。”

元珪深以為然,百姓就是這樣,大多內心善良,不過也喜歡佔便宜。

雖說紫禁城內的寶物幾乎被清軍搬空,但是還是需要進行控制,不然好不容易救下來多宮殿,被他們拆了,那就白忙活一場了。

(求月票,推薦,追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