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洪承疇為清續命(第2/2頁)
章節報錯
珠簾後布木布泰沒了聲音,大殿上豪格皺起眉頭,“洪學士,你不要危言聳聽。”
洪承疇看向豪格,“肅王爺,這並非是奴才危言聳聽,而是事實如此。我們必須認清現實,才能制定對策來抵禦高歡。”
豪格征服了漠北蒙古,內心有些得意,不過他也明白,滿清與梁國之間存在巨大的差距。
洪承疇見豪格不說話,便繼續說道:“現在梁軍佔據山東,河北無險可守,梁軍隨時能夠再次兵臨京師,我們根本無法防守。”
說到這裡,洪承疇向各人拱手,沉聲道:“皇上!太后!諸位王爺!趁著梁軍沒有進攻,奴才以為我們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否則一旦梁軍來犯就遲了。”
珠簾後,布木布泰的聲音響起:“想必洪學士已經有了應對梁軍北上,保我大清江山的策略,就請洪學士說一說吧。”
福臨也慌道:“洪學士,你快說說!”
洪承疇聽見布木布泰和福臨的聲音,感受孤兒寡母對自己的依賴,感到責任重大。
自己既然願意接盤,那就得負起責任。
洪承疇感受眾人的目光,沉聲說道:“山東丟失後,河北完全暴露在梁軍的兵鋒之下,糧食已經無法耕種和生產。臣以為河北已經不可守,朝廷因該逐步將河北的人口、工坊,遷到關外去。並修建錦州、大淩河城,扼守關外門戶。”
洪承疇走到地圖前,指著遼西走廊,“這裡當年是明朝防禦我大清入關戰略要地,反過來也可以成為大清防禦梁軍進攻的陷阱。”
福臨不懂軍事,有些插不上嘴,豪格皺起眉頭,問道:“洪學士具體說一說。”
洪承疇指著錦州的位置,“這裡是關外的門戶,我們守住這裡,梁軍就無法進入遼中。戰場在這裡,首先是遼河平原近,我們將河北的人口遷徒過去,在這裡開墾土地,方便我們補給糧食,而梁軍則需要拉長戰線,從關內運輸糧草到錦州前線。”
豪格等人微微頷首,洪承疇又指著蒙古方向,“遼西走廊狹長,西面就是蒙古,東面是大海,北面是錦州正好形成一個口袋。如果梁軍進攻錦州,兵馬來得少,我們可以讓蒙古人從側翼直接切斷他們的退路。如果兵馬來的多,便讓蒙古人襲擾他們的糧道。梁軍人馬多糧食消耗就大,我們只要堅守數月,梁軍就會因為糧道遭受襲擾,糧食供應壓力巨大,而無奈撤回關內。”
豪格聽後,覺得不錯,頻頻頷首:“這個策略不錯,況且我們還有半個河東,可以出兵襲擾河北,讓梁軍無法專心出征關外。”
大殿內眾人都議論紛紛,北京無險可守,太容易被圍困,滿清要避免被滅,只能撤回關外,而要守住關外,便必須守住錦州這個大門。
各人商議一陣,都認可洪承疇的安排,決定提前遷徒人口充實關外實力,同時加緊重鑄錦州等城。
這時洪承疇見眾人紛紛附和,遂即說道:“高歡的策略是先易後難,如果我們轉移到關外,並且修建好錦州防線,讓高歡感到滅我們不易,那麼高歡就會改變策略,先統一關內。屆時我大清就有了恢復實力的時間。”
珠簾後傳來布木布泰的聲音,“好!既然肅王也支援,諸位臣公也不反對,那麼這件事情就交給洪學士來主持。”
洪承疇走到大殿中央,跪拜行禮:“奴才領命,奴才定保我大清社稷萬年!”
(求月票,推薦,訂閱。感謝書友們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