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城內,梁軍開始對城中的皇親國戚,還有抗拒新法計程車紳進行抓捕。

一時間,城中牢房人滿為患,上千人鋃鐺入獄。

高歡在山東已經有了一段時間,希望儘快解決山東問題,消化山東這塊地盤,然後開始新的征戰。

現在北明被滅,滿清遭受重創,對於梁國而言是一個繼續擴張的視窗期。

梁國若是在這段時間內,繼續擴張的話,滿清實力尚未恢復,無法從北面牽制梁軍,其他勢力也還沒有做好,抵擋梁軍的準備。

這次梁國北征,取得大勝,無疑會使得各國感到危機,必然加緊擴軍備戰,完善防禦,來抵禦梁軍的進攻。

若是時間久了,鄭芝龍之輩做好了準備,而滿清也喘過氣來,便不利於高歡的進攻了。

因此高歡決定儘快解決山東問題,然後班師回朝,準備制定攻滅閩越國的計劃。

臨時行宮,書房內。

“啟稟大王,周奎等人都已經被抓捕入獄,孔興燮則被暫時軟禁。”裴綸行禮稟報。

高歡看向周延儒:“周愛卿,那就開始審理吧!”

周延儒猶豫一下,還是問道:“大王,孔興燮要怎麼處理?”

高歡並不反對儒家,中國這麼大一個國家,需要統一,保持不分裂,需要一個所有人都認可的思想,還有道德和價值觀體系。

若是一個大帝國,思想和文化不統一,那麼必然會內耗不斷,各種思想相互衝擊,最終走向分崩離析。

儒家的價值觀,還有形成的道德體系,以及家國情懷,可以說是領先世界,拔高人類文明的水平。

高歡反對的是,半部論語治天下,認為讀點四書五經,學點聖人之學,天下間所有的事情都能夠勝任的傲慢和迂腐的思想。

在農業社會,這或許勉強能行,可高歡要將梁國帶向工業社會,那麼靠仁義道德,還有儒家經書肯定是不夠的。

孔家現在的地位超然,高歡不可能把他們除掉,也沒必要把他們除掉。

高歡沉思片刻,“衍聖公的稱號可以給他保留,不過他這個稱號,只能是一種榮譽封號,不拿俸祿,也沒有任何特權。另外孔家侵佔的土地,必須全部退還。”

在梁國高歡要消滅所有的特權,孔家以前享受的優待,將全部取消,要與普通的家族一般。

今後高歡要拓植海外,傳播中國文化,教化四夷,還需要儒家。

因此高歡決定保留衍聖公的封號,避免國內思想動盪,同時也有利益維持儒學的地位。

雖說高歡引進西學,但是高歡希望的是中國本土文化,吸收和改進西學,使得西學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而不是讓西方的強盜文化,取代中國的本土文化。

因此高歡在吸收西學的同時,希望中國文化能夠繼續保持強勢地位。

周延儒聽了高歡的話語,鬆了口氣,“臣明白了!”

……

濟南城,刑曹臨時公堂。

周延儒一拍桌案,“來人!”

“有!”楊彥蹦了上來。

“升堂,本議政要提審賣國之賊。”

“是!”

公堂沒有設在衙門內,而是在臨時行宮前的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