勳戚人員眾多,朋友也多,他們眾口一詞,可憐曹化淳人都不在北京,卻給他們背鍋,而他雖百般爭辯,卻根本沒人相信他。

高歡要辦這些人,自然不是說他們批評了自己,而是從其他方面下手。

高歡沉聲問道:“是不是鐵證?”

裴綸行禮道:“大王放心,決對讓他們啞口無言。”

高歡聞語頷首,遂即又囑咐道:“國安司要監視好他們,別讓人跑了。”

會議結束眾人從行宮出來,都是神清氣爽。

各人都是一吐為快,彷彿找到了明朝時,做諫臺官的感覺。

周奎等人歡聲笑語,駱養性卻失魂落魄的走出來,臨到行宮外,下臺階時一腳踩空,險些栽倒。

一旁的魏藻德連忙將他扶住,“駱指揮,你沒事吧!”

“沒事,沒有事情!”駱養性勉強恢復鎮定,然後低聲道:“魏閣老,今天這件事不正常啊!梁王在江南殺了多少人,今天大家這樣評擊,梁王肯定震怒了。”

魏藻德聽後微微一愣,想起了會場上,眾人群起評擊高歡和梁國的場景。

雖說明代中後期以來,罵皇帝,罵朝廷已經是政治正確,能夠撈取政治資本和名聲的事情。

明朝的官紳階層,聯手塑造了一種,只要罵皇帝,罵朝廷就是清官好官,要是被皇帝廷杖打了頓板子,就成了為民請命,仗義執言的英雄的政治現象。

這使得一些大臣,沒事找事的罵皇帝,而明朝的皇帝面對洶洶輿論,大多數時候都只能忍氣吞聲。

這種習慣,一部分官紳還保留著,只是他們似乎忘記了,高歡不是明朝的皇帝。

其實魏藻德也看出來,事情有些蹊蹺,因此他全程也沒發一言。

這時,周奎等人走過來,聽見駱養性的話,心中不禁一凜,回過神來也有些後怕。

滿清佔據北方這幾年,他們基本都是不敢出聲,因為亂提議,評擊滿清朝廷,會被滿清砍頭。

他們憋了許久,今天高歡讓他們提,他們心中確實對高歡不滿,加上一時沒有忍住,便都評擊起了高歡。

高歡畢竟不是明朝皇帝,此前在南京就殺過勳戚,眾人冷靜下來後,各人都有些心慌。

這時,衍聖公在一群士紳的簇擁下,談笑風聲的出來,不少士紳都在稱讚,衍聖公的仗義執言。

高歡重視工科,聘請西夷到江南教學,還改了明朝的科舉制度。

這些事情雖沒發生在山東,但是也讓一些迂腐計程車人感到不滿。

今天衍聖公出來,評擊高歡,讓高歡重視儒學,取締工科學堂,還有趕走西夷,便讓眾人心中大快。

周奎看見衍聖公一行,臉上忽然一笑,“不怕!有衍聖公在,梁王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能把孔家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