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山東新政(第1/2頁)
章節報錯
清丈田畝,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稅的政策,梁國早已在全國推行。
現在梁軍佔據山東,自然要將政策貫徹下去。
明朝財政崩壞,一是宗藩佔據大片土地,不用上繳賦稅,二是官紳勾結瞞報田畝,利用免徵額度,逃避賦稅。
梁國推行的新政,主要有兩條,一是取消特權階層,免徵賦稅的優待。
在梁國無論是宗室,還是官紳,名下的田畝,都需要繳納賦稅。
其次,便是攤丁入畝,將過去按著人頭收稅,改為按著田畝收稅。
歷代以來都收人丁稅,這就導致賦稅上的不公平,有的人家財萬貫,良田萬畝,有的人無立錐之地,卻交一樣的人頭稅。
攤丁入畝後,無地、少地的百姓所交的賦稅,便大大減輕,而擁有眾多田產計程車紳地主,手裡的田越多,要交的稅也就越多。
除了人丁稅外,各項雜稅能廢的就廢,不能廢的也按著攤丁入畝的思路,放在田賦中。
這樣一來,以後梁國的田賦,便是田多多交,田少少交,無田不交。
這兩項政策的施行,無疑減輕了貧苦百姓的經濟負擔,同時也促進了人口增長。
梁國停徵人頭稅後,百姓敢生,近幾年來人口迅速增長。
李巖的新政,深受貧苦百姓的歡迎,而與之相對應的便是士紳大戶,對李巖恨之入骨。
想想他們以前幾乎不用交稅,現在卻要承擔起鉅額賦稅,讓他們如何不恨得牙癢癢。
高歡在江南推行李巖的新政,可以說來來回回殺了三次。
第一次高歡南下擁立擊敗東林黨和南京勳戚,殺了上千勳戚,關押了數千江南士紳,換取了東南大戶的表面妥協,結果高歡北上禦敵,東林黨便勾結左鎮和鄭家,瓜分了江浙,把梁國的勢力趕到江北。
梁國第一次推行新政暫時失敗。
第二次,高歡打垮了左良玉,奪回了江南,又殺了一批人,關了一批東南大戶,再次推行新政,到清丈田畝時,還是困難重重,新政無法真正落實。
第三次,高歡收起江西,吞併了東林呂大器的地盤,打擊了東南士紳的氣焰,又透過辯論,動員起普通百姓,東南大戶才逐漸屈服。
清丈土地、攤丁入畝和官紳一體納糧,才真正開始落實下去。
由此可見,凡是觸動既得利益者利益的改革,都會面臨強大的阻力和反擊。
如果不是有高歡強大的武力鎮著,給李巖的新政保駕護航,新政根本無法推行。
現在梁國要在山東推行新政,減輕百姓負擔,讓富人承擔責任,可想而知,山東的宗室、勳戚和士紳大戶們對此會是何等反應?
高歡聽了李武的話語,問道:“寡人巡視登萊期間,各州縣清丈田畝的進度如何?”
“回稟大王,並不理想,全省只清丈不到十萬畝官田!”李武道。
高歡皺起眉頭,“也就是說民田沒有清丈?”
李武繼續道:“臣派人去侵佔民田和藩田時,有人扇動百姓,進行阻攔,不許官府丈量土地。老臣見山東初定,大王又在登州,怕惹出民變,便沒有輕舉妄動。”
高歡微微頷首,“等寡人處理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