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點了點頭,“臣已經組織人手,從鄭州眉山,挖山石和沙土,然後用小船運過來。”

決口附近被淹,除了河堤外,都是汪洋大海,無法就地取材,需要從數百里外,運石頭過來。

是夜,為了避開清軍的耳目,梁軍在夜裡開始填堵缺口。

此時,在河堤背面,斜坡上,一艘艘小船,停靠在河堤邊上,將石塊和沙袋卸下來。

數千梁軍,則站在斜坡上,傳遞著沙包和石塊,不知疲倦的丟入決口中。

士卒們忙活許久,可是在濤濤流水中,卻沒什麼效果。

“停停停!”李巖看見投進決口的石塊和沙袋,起初還有點作用,可隨著決口縮小,水流變急,投多少,便有多少被沖走,於是連忙叫停。

“藩主!河水太急,根本堵不住!”李巖走過來,沉聲說道。

這時高歡也發現了問題,注視滾滾黃河半響,沉聲道:“這邊水流太急,從東邊決口開始填,先讓士卒在水中打樁,在吩咐兵工坊多打造一些三角鐵籠子,將石塊放入鐵籠中,再投入決口!”

李巖聞語眼前一亮,忙頷首道:“臣立時讓人去辦!”

這時高歡看了眼決口,要堵住的難度極大,即便方法有效,每幾個月的時間,無法完全堵住。

梁**民對於清軍決河,水淹河南,同仇敵愾,都想著找清軍報仇。

兵工坊的鐵匠日夜趕工,沒幾天,第一批鐵籠子,就送到了決口處。

此時,李巖在決口東面,已經堆放了不少用來填堵缺口的石塊和沙包,士卒們遂即將一塊塊大石頭,裝進鐵籠之中。

在決口處,幾十名士卒則腰間繫著繩索,下到湍急的洪水中,奮力的在水中釘入木樁,不時有士卒被衝倒,又被岸上士卒慌忙拉回岸邊。

“藩主!準備好了!”李巖見木樁釘好,士卒們被拉上來,然後對高歡道。

高歡看了看湍急的流水,沉聲揮手,“放!”

這時,十多名士卒,便抬著一個金字塔型的鐵籠,推入水中。

岸上,站立的軍民,都屏住呼吸,看著鐵籠滾入,濺起水花。

那鐵籠被水流推著滾動,眼看要被沖走,卻被木樁擋住。

“好啊!成功了!”河堤上的軍民,立時情不自禁的發出一聲歡呼,不少人高興的跳了起來。

高歡見此,內心也十分振奮,不過遂即揮手道:“安靜些,繼續填!”

梁軍填河選擇夜晚,運送土石,則在黃泛區,有河堤擋著,北岸清軍看不見。

而且,現在黃泛區已經千里無人煙,填河隊伍處於無人區中,沒有完成任務之前不能回去,出來時也不知道自己的任務,可以最大限度保密,不讓清軍知道梁軍在大規模填堵缺口。

這時士卒們見方法有效,立時又將一個鐵籠推入缺口。

高歡滿意的頷首,遂即吩咐李巖,“兩個月之內,務必要將缺口縮短一半!”

李巖看看巨大的口子,點了點頭,肅然行禮,“臣領命!”

(求月票,推薦,追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