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高歡在淮安時,便下令梁國境內,各州縣長官,以及在京官員,準備招開一場大會。

現在梁國疆域並不算大,不到半月時間,梁國境內的官員,陸陸續續趕來了南京。

一時間,大批官員進入南京,使得原本空空蕩蕩的驛館立時熱鬧起來。

不過臨近大會時,隨著越來越多的官員趕來,驛館已經人滿為患。

李巖見此不得不吩咐,讓禮曹包下幾家客棧,給趕來參與會議的官員暫住。

這麼多官員齊聚南京,忙壞了李巖和眾多官員,也使得南京百姓議論,疑惑這麼多官員到來有什麼事情?

這時梁國官府掌控的報紙,開始連載報道,梁國將要舉報大會之事。

九月底,文官們到的差不多了,不過主角高歡,卻還沒回到南京。

十月初,南京城外,下關碼頭。

李巖帶著一群官員,站立在碼頭邊上,看著一艘大船靠岸,不多時,便見高歡從船上下來。

“臣等恭迎大王,得勝歸來!”李巖等人連忙躬身行禮。

高歡在周延儒等人簇擁下走了過來,擺了擺手,“諸位卿家不必多禮,先回王宮再說!”

回到梁王宮內,李巖等人坐在花廳等候,高歡洗了個澡,換了身常服,才來到花廳坐下。

高歡直接問道:“各州縣的主官,都到南京沒?”

李巖行禮道:“回稟大王,官員都已經到齊,就等大王您了!臣等已經佈置好會場,是否近日就召開會議?”

高歡搖了搖頭,“不急!這個會議要開好,首先要在藩府內部,達成初步的意見統一。本王先與幾位先生,還有各曹主官談一談,再讓報紙提前放出議題,引起百官討論,對會議有一定理解後,再召開一場,成功的,團結的,勝利的大會!”

這次長達半年多的戰爭後,高歡感覺到梁國的實力,還是有些不足。

梁國要以現在的實力統一天下,將力不從心,比較困難。

因此高歡覺得,梁國需要發展,而這種發展,必須是軍事、經濟、農業、工業,教育等方面向近代化發展。

嚴格來說,梁、順、西、閩越、北明、清都屬於農耕王朝和半農耕王朝,經濟和社會處於同一水平,雙方間無法形成太大的差距。

因此,高歡要碾壓他們,便只能制定五年計劃,十五年計劃,實現國家近代化。

到時候,梁國一個近代化的國家,或者半近代化的國家,便會與其餘勢力拉開代差,屆時便能實力碾壓。

高歡要實現這一目標,可以下教旨,頒佈政令讓地方官員去執行他的計劃,不過高歡覺得這樣,不能發揮官員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因此高歡決定,當面與眾多官員,說清楚他要做什麼,指出梁國發展的方向,讓官員們有參與感和使命感,讓他們參與其中,大家一起建設梁國。

這也就是講高歡個人的目標,變成整個梁國文武百官的目標,效果與下旨吩咐,將大大不同。

接下來幾日,高歡連續接見在南京的諸多要員,提前給他們通氣,然後便時各省大員,瞭解他們的想法,以免大會上有什麼不和諧的聲音。

到十月初五,大晴天,風和日麗,南京政務學堂內外彩旗飄飄,門口紅毯鋪地。

梁國第一屆百官大會,就在這裡舉行。

(求月票,推薦,追訂)